第419章 改革之路(二)(第2页)
“照你这么说,今后杭州、饶州、应天、庐州、扬州、淮安、凤阳、登莱等府田地都使用化肥的话,足可以养活大半个国家了?”
“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这些耕地毕竟不能全部用来种植粮食,否则工业就没了原料,今后总不能让四川全部种棉花,南直隶全部种粮,四川百姓生活所需的粮食都从南直隶运进去,南直隶工业所需的棉花全部从四川运出来。”
“这不行,这样仅每年耗费的运力就要不少。”
“所以,既然民以食为天,朝廷制定的税赋制度就应该鼓励农民多种粮,兼顾经济作物的种植。”
“看来朝廷确实得调整田赋税率,特别是苏松两府的纺织税、田税。”
朱由检听后终于点了点头,表示
同意调整苏、松两府的纺织税、田税,他问道:“那你说该怎么调整?”
刘云龙说道:“我不是朝廷官员。究竟该怎么调整,还是由朝廷官员进行调查后再作决定。”
朱由检又问道:“其它的税赋呢?”
刘云龙说的:“调整矿税、工商税,按律收取。”
范景文立马说道:“还要收取矿税?”
刘云龙说道:“我就知道,你和冯元飚、倪元璐是最反对开矿收税的。”
范景文说道:“当年万历帝收取矿税后,搞的全国是鸡飞狗跳,怨声载道,还能收取矿税吗?”
刘云龙说道:“收取矿税历朝历代皆有之,不能因为万历年间收取矿税之失误而废弃矿税。不开矿,哪来的刀、箭、枪、炮,锅、瓢、碗、盆?既然开矿,就要向朝廷缴税。”
范景文问道:“那你说说万历年间收取矿税有啥失误?”
刘云龙说道:“第一,开矿是个技术活,可万历帝派出的矿监根本就不懂矿业,哪里有矿哪里没矿,全凭他们个人的一张嘴。即使真有矿,矿石中有益矿种的品位有多少,值不值得开采,他们懂吗?第二,这些矿监私心太重,朝廷又没派人监督,收取的矿税大多数落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严重者,太监贪腐了70%—80%的矿税。第三,即使矿监向朝廷上交了部分矿税,可这些矿税并没有全部进入朝廷的国库,而是进入了万历帝的内库,也就是他的小金库,所以朝廷的国库并没有充盈。第四,全国很多矿都是由豪族把控的,甚至就是各级官员自己开采的,万历帝收取矿税,就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很多官员会以‘与民争利’的理由反对收取矿税。”
范景文说道:“我家里可没开矿。”
刘云龙说道:“你家里是没开矿,可当初你就没进行认真调查,就随着别人一起反对收取矿税了。”
朱由检问道:“那你说该怎么收取矿税?”
刘云龙说道:“我提议由朝廷宣布所有矿产归朝廷所有,官员不得开矿,也不得经商,这样能防止官员阻扰收税,还能保证税赋收取的公平。”
范景文说道:“你不让官员开矿、经商,又会遭到很多大臣反对了。”
刘云龙说道:“要做官就别开矿、经商,开了矿、经了商就不能做官,让官员们自己选择。”
范景文问道:“他们的亲属呢?”
刘云龙说道:“官员的亲属开矿、经商的话,官员不得干扰朝廷按律收税。凡干扰、阻扰朝廷按律收税的官员,一律削籍,严重者予以关押、杀头。”
范景文问道:“那怎么才能防止官员利用权力为他们的亲属开矿、经商谋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