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钦差大臣李建泰(第3页)

 傅山说道:“他叫韩霖,绛州府(今新绛县)人,天启元年的举人。”

 “他懂火器、兵法?”

 “他是徐光启的弟子,跟着徐光启学会了兵法。他还跟传教士高则圣学习了西洋火铳,所以懂火器。”

 蔡懋德听说过高则圣,他是来自西洋(今意大利)的一名传教士。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曾任耶稣会南京教会会长。天启四年(1624年)来到山西传教,崇祯七年(1634年)山西发生大饥荒时,高则圣参与了救灾活动,也乘机发展了一千多名基督教徒。崇祯十三年(1liu41年)在绛州府去世。

 蔡懋德就说道:“那他应该去给太原卫的人讲课呀。”

 “大人,太原卫的人自持清高,哪会听他的课?”说完,傅山问道:“大人,李自成气势凶险,你要早做定夺呀。”

 春节前,蔡懋德就得知李自成攻下了平阳、安邑,于是说道:“我已给朝廷去了奏折,要不了多久,朝廷的援兵就会来太原的。”

 “这样就好,有了朝廷的援兵,就不怕李自成来进攻太原了。”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抚衙的人匆匆来到书院,告诉蔡懋德,京城送来了圣旨。

 蔡懋德听后,忙赶回抚衙,一名太监向蔡懋德宣读了圣旨,意思是因蔡懋德丢失了平阳、安邑、泽州,已被就地免职。新任山西巡抚郭景昌不日将到达太原。

 蔡懋德接过圣旨后,心中一阵郁闷。

 传旨太监对蔡懋德说道:“蔡大人,你也不要埋怨皇上,皇上只是免了你的职位,没有砍你的头。”

 蔡懋德听懂了,以往很多吃了败仗的将领、巡抚都被崇祯帝不问青红皂白地杀了头,看来这次皇上对自己已是法外开恩了,于

是说道:“谢皇上隆恩。”

 “不过,在新任巡抚到来之前,你还不能离开太原。”

 “这个我懂。”蔡懋德从怀里掏出几两银子递给了太监,说道:“公公,你一路上辛苦了,这是一点小意思。”

 太监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道:“蔡大人,你也太客气了。我一个替皇上跑腿的,我不辛苦的话,难道让皇上亲自来太原?”

 “公公,郭景昌是什么来头?”

 太监想了想,说道:“郭大人是河南洛阳人,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崇祯元年(1628年)的进士,曾做过河津县知县、山东巡按。”

 “他带兵来了吗?”

 “没带兵过来。”

 “太原危急呀,他只身1人过来,能保住太原吗?”

 “我离开京城时,听说皇上正在考虑另外派大将过来。”

 蔡懋德听后,心想只要朝廷的大军一到,太原可保无虞。

 此时,在京城正阳门前,崇祯帝朱由检率内阁、五府、六部、都察院及京营文武大臣为大学士李建泰送行。

 大学士李建泰是山西曲沃人,他听说李自成的农民军已逼近山西后,主动向崇祯帝提出,愿率军前往山西。朱由检一听,心情大悦,赐李建泰尚方宝剑一把,并授予兵部尚书一职。

 今天朱由检在正阳门前给李建泰行“遣将礼”。崇祯帝亲手给李建泰斟酒三杯,然后对李建泰说道:“这次你是代朕亲征,辛苦你了。等你班师回朝,我定给你大大的赏赐。”

 李建泰说道:“请陛下放心,我此去一定将贼寇赶出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