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云南楚雄府


 第274章 云南楚雄府

 周泉等人在昆明安顿好后,拜访了云南巡抚吴兆元、云南巡按吴文瀛、云南总兵官沫天波、云南副使杨畏知。吴兆元对周泉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告诉周泉,布政使已责令楚雄府全力协助周总管建造楚王府。

 沫天波是世镇云南的黔国公,佩有世代相传的“征南将军”印。朝廷曾在云南境内封过几个藩王,最后都被沫王府挤走了。这次朝廷又在云南境内封了藩王,而且这个藩王与他祖宗沫英一样,都只是皇帝的义子。他听说这个楚雄王刘云龙很有钱,甚至比他还有钱,一次性给了朝廷280万两银子,而且今后每年要给朝廷280万两银子,真不知道他的钱是哪来的?他暗想道,尽管你很有钱,我可不会让你在云南长期待下去,不然云南境内有2个王府的话,云南天下究竟谁做主?不过,想归想,面上的事还是要做的,他对周泉说道:“今后你在云南有啥困难,尽管来找我。”

 周泉听后,对沫天波说道:“大将军,不瞒你说,今后还真有麻烦你的事。”

 “哦,先说来听听。”

 “我家公子准备在云南开办一些厂矿,届时可能会向你买一些地。”

 沫天波听后,心想矿山一般都是山地,又不是耕地,即使是耕地,现在庄园里的好多庄丁都跑了,也没多少出产,卖了还能回收点银两,于是说道:“这个好说,只是价格方面......?”

 “价格方面按市价如何?”

 “行。就按市价,大家不吃亏。”

 周泉见沫天波答应后,对云南巡抚吴兆元说道:“抚台大人,我家公子准备在云南境内开办很多厂矿,到时麻烦你和各府、各州、各县打个招呼。”

 “这个当然,只要你们发现哪里有矿,如地方上不配合的话,我来亲自去找他们的知府、知州。”

 “太谢谢。”然后周泉对吴兆元说道:“不过,巡抚大人,我们可能要在云南开采几个盐矿,到时希望官府能派人监督。”

 吴兆元一听,心想沐王府在各地占有了大量田地,难道你楚雄王准备占有各地仅有的几个盐井?于是问道:“云南境内的几个盐矿都有官府监督着,盐民都靠此为生......”

 “大人,你误会了,我说的是准备新开采几个盐矿。”

 “新的盐矿?哪里能勘查到新的盐矿?”

 “有好几个能勘查到盐矿,昆明府的安宁州就有盐矿,我们勘查到后,会向当地的官府报备的。”

 吴兆元一听昆明安宁州就有盐矿,楚雄王还准备主动向官府报备,忙说道:“行,到时昆明府会全力配合你们的。”

 周泉拜见云南官员后,刘宁笙留在了昆明,他将负责云南府、曲靖府的厂矿勘查、建设。

 周泉、茅苇山、盛居松离开昆明,赶往楚雄府。楚雄距昆明直线距离只有140公里,要是在平原地区的话,2天就能达到了,可这里是山区,需要不停地上坡、下坡,这140公里走了整整5天。

 楚雄城最早建于洪武十六年,当时城周长七里三分,高二丈五尺、上宽一丈,四周有深一丈五尺的护城河。楚雄城设有六门,东门为平山门,南门为广运门,西门为德胜门,北门为永镇门,另在东南、西门也开设有城门,东南门为德化门,西南门为仁福门。后历经多次修缮,崇祯五年,楚雄同知窦敬禹复修,将城墙增高三尺、增厚二尺。

 历史上,楚雄城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毁于地震,现在见到的楚雄古城都是后来重建的。

 周泉等人浩浩荡荡来到了楚雄东门,守门的官军一看来了这么多人,而且有不少人竟然带着枪,忙拥上前来,截住了周泉。守门的头目隔着老远就喊道:“来者何人?”

 茅苇山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掏出名帖对头目说道:“我们是楚雄王府的人,麻烦你给官府通报一声。”

 官军头目接过名帖,仔细地看了后,忙说道:“长官,不知道是你们来了,得罪了。”然后关照边上的一个兵士快去府衙报信。待兵士走后,头目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长官,请。”

 周泉、茅苇山、盛居松等从东门鱼贯而入,官军头目在前边带路,他一边带路一边自我介绍道:“长官,我叫杨玉候,老家是浙江的。”

 茅苇山一听,就说道:“哦,你是浙江人,这么说我们是老乡咯。”

 杨玉候忙说道:“对对,我们是老乡,以后请多多关照。”

 “你是啥时候来云南的

?”

 “那早了,洪武年间我们就随着沫英来到了云南。”

 茅苇山一听,你们在云南都200多年了,怎么还说和我是老乡?不过也好,在这里认个老乡,以后办事也方便,就说道:“你是世袭的吧?”

 “嗯,我们都是世袭的。我是最没出息的,有的都做了巡检土司了。”

 “巡检也有土司?”

 “有呀。比如守卫英武关、兰谷关、阿雄关的巡检都是从我们浙江来的,他们都做了当地的巡检土司了。”

 “这几个关都在哪里呀?”

 “兰谷关在府城东50里,你们前边走过的那个关就是兰谷关。英武关、阿雄关都在镇南州境内。”

 “有空时,你陪我四处转转。”

 “一定奉陪,一定奉陪。”

 他俩在说话时,城内的百姓都好奇地看着这支队伍,他们低声嘀咕着,大概在猜测着这些人来自何方?

 不一会儿,就看见了一座文庙,从外观看去屋顶是重檐歇山顶,应该有5开间、3进深,文庙四周有高达2丈的围墙。

 周泉就问杨玉候:“这是府学还是县学?有多少人读书?”

 杨玉候见王府总管问话,忙答道:“回大人的话,这是府学,里面有几百人读书。”

 “你进去过吗?”

 “我是粗人,哪有资格进里面去。”

 “楚雄城内有书院吗?”

 “有3家书院。在西门有龙冈书院,在南门有龙泉书院、南峰书院。”

 周泉听后,心想楚雄城尽管比苏州城小多了,但竟然也有3家书院,看来学风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