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揽尽天下英才(第2页)

 冒辟疆

说道:“我到乐益学校去教书,可以吗?”

 刘云龙说道:“我代表乐益学校欢迎你。”

 陈贞慧问道:“我愿去习武堂讲学,可以不?”

 宋征壁也说道:“我也愿意去习武堂任教。”

 刘云龙听后说道:“我代表习武堂欢迎你们。”

 王夫之问道:“我愿去国医馆任教,行不?”

 刘云龙说道:“欢迎,欢迎。”

 夏允彝说道:“等我丁忧期满,愿听你调遣。”

 刘云龙说道:“不急,不急,你在家还是好好守孝吧。”

 郑瑄在旁边说道:“公子殿下,你可是揽尽天下英才呀。”

 刘云龙说道:“不瞒你说,容城孙奇逢、山阴刘宗周两位先生不日也要来习武堂任教。”

 郑瑄大惊道:“你可真有能耐。不过他俩在一个学校任教,那还不天天争论诸子百家?”

 刘云龙说道:“习武堂不是分水陆两校吗?让他们一个在水校,一个在陆校。即使有争论也属正常,我们还是要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戌时正,圆圆的月亮挂在了东南方的半空,虎丘山上突然灯光亮起,把周边照得亮如白昼。游客们望着刺眼的路灯,才知他们白天看见的玻璃球是晚上照明用的。

 在山门边接到了夫人的郑瑄、陈师泰来到演武场,把刘云龙介绍给了二位夫人认识。

 郑瑄看着明亮的演武场,对刘云龙说道:“你从哪里搞来这么亮的灯?”

 刘云龙说道:“这叫钍灯,它的灯丝是用氧化钍做的,它受热后会发出明亮的光芒。”至于灯丝中还有1%的铈,刘云龙就保密了。

 晚上的节目还是由李必恭、刘彩梅主持。

 首先演出的是民族乐曲《喜洋洋》,当欢快轻松的曲子响起来时,让人感到了中秋喜庆的气氛,四周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接着是刘彩梅的女生独唱《千里共婵娟》。

 歌词来自于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唱调是按照后世邓丽君的《千里共婵娟》来唱的。

 一首《千里共婵娟》把大家带入了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令在场观众如痴如醉。

 下一个节目是魔术《冬去春来》。

 演武场前摊着一块幕布,几个学生在幕布上画着什么,待幕布竖起来后,大家看到是一幅冬天山脉被雪覆盖的油画。

 正在大家猜测这是什么魔术时,郑清俊的儿子郑大海拿起一杯水,分别给郑瑄、潘晓宇、陈师泰看了看,几个人看到的水都是无色的水。郑大海又走近演武场周边的观众,让大家看看杯中是无色的水。然后郑大海端起水杯,把水含在嘴里,鼓起嘴巴把水喷在幕布上,只见刚刚看上去还白雪皑皑的幕布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树底下还开着几朵红花。

 大家都惊呆了,等醒悟过来后才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郑大海的水杯里是甘蓝水,他利用的是甘蓝水遇酸碱变色的原理。甘蓝水遇碱性物质变绿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接下来还是魔术《色彩变换》

 几个学生将一张桌子搬到了台前,桌上又摆上几杯水。一个叫车广俊学生举起桌子上的水杯,大家都注意到这几杯水都是无色的,心想能变出啥花样来?

 车广俊是盘门东大街的孩子,那年社学毕业后,家里也没钱供他去府学学习,听说乐益学校招生后就缠着父母要读书,于是就进了乐益学校。

 车广俊又把几杯水端到郑暄、潘晓宇、陈师泰面前,让他们再次确认杯中水是无色的后,再拿出一根木筷子,交给陈师泰。陈师泰接过筷子,仔细端详了一下,筷子是实心的,也没啥特别。

 车广俊回到桌子前,把三杯水混合在一起,杯中水还是无色的。他用那根筷子将杯中混合的水稍微搅拌了一下,突然,杯中无色的水一下子变成了黄色,接着很快变成了蓝色,几秒钟后变成了无色,然后又是黄色、蓝色......几种颜色似乎在来回振荡,不断地呈周期性变换,把大家都看呆了。

 其实,这个节目是后世的“碘钟反应”,于1886年被瑞士化学家汉斯·海里奇·兰度尔特发现。原先的三杯无色的水分别是过氧化氢溶液、丙二酸和硫酸锰混合液、碘酸钾溶液。

 接着,李必恭、刘彩梅说道,在今天大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献上嵇康的《广陵散》,向正在前线与流寇、清军作战的大明将士们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