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揽尽天下英才
第269章 揽尽天下英才
休息时,刘云龙在茶室简单宴请了郑瑄、潘晓宇、陈师泰、牛若麟、谢良瑾、张采。刘万禄、贝喜鲁、钱瑞林作陪,正好坐满一个圆桌。刘云龙的其他家人、公司高管、师生们的晚餐,由乐益学校用船送过来。不想离开虎丘山的游客,山门外有众多的小吃店,有馄饨、面条、酒酿圆子、豆腐花、枣泥饼等,也饿不着他们。
郑瑄问刘云龙:“晚上能不能再安排几个位置?”
刘云龙问道:“大人要招待贵宾?”
郑瑄说道:“哪有什么贵宾?你的节目太好看了,我已派人去请夫人了。”
陈师泰也说道:“我也派人去请夫人来虎丘赏月了。”
刘云龙说道:“好呀,非常欢迎二位夫人能大驾光临。”
正吃着饭呢,骆时杰进来报告,说有几个文人来求见。
得到允许后,进来了几个文人,刘云龙一看是陈子龙、顾炎武、黄宗羲、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宋征壁,还有几个人不认识。
刘云龙忙站起来与大家致礼,然后让陈子龙介绍那几个不认识的。
陈子龙就把身边的王夫之、夏允彝介绍给了刘云龙认识。
王夫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出生于湖广衡阳县,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后,组织“匡社”、“行社”。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
历史上,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南明弘光朝覆灭后,投靠朱由榔,参加反清斗争。
夏允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出生于松江府华亭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崇祯初年,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任福建长乐县知县。去年年底因母亲去世,只得回家丁忧守孝。
历史上,南明弘光朝覆灭后,夏允彝与其年仅15岁的儿子夏完淳一起在松江府组织反清义军,准备夺回苏州、杭州,再进兵南京。可惜遭到失败后,夏允彝父子被清廷所杀。
刘云龙对张采说道:“张先生,这些可都是你复社的弟子呀。”
这几个人中除了个别人认识张采外,好多人以前还不认识张采,刚刚节目开始前李必恭、刘彩梅介绍后,他们才知道与刘云龙、郑瑄、潘晓宇、陈师泰坐在一起的竟然是“复社”的掌门人。他们赶紧向张采作揖致礼。
顾炎武问刘云龙:“你今年还要招聘老师吗?”
刘云龙说道:“要呀,今年我办了习武堂、国医馆,乐益学校也扩招了,老师缺的很。”
“那你看我行吗?”
“我还求之不得呢,欢迎你来我的学校任教。”
边上的黄宗羲说道:“我拜读了你写的《庶民有免于贫困的权利》,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如你看得起我的话,我愿来你的学校任教。”
“欢迎,欢迎。”
方以智说道:“我拜读了你写的《常识》,你的理论比我的要更全面、广泛。你需要的话,我愿辞官来你学校任教。”
刘云龙说道:“你是皇子的老师,我可不敢挖皇上的墙脚。”
侯方域问道:“你看我行吗?”
刘云龙说道:“听说你自三月后一直不敢回南京,就留在我这里避祸吧。”
“你是怎么知道的?”
原来左良玉在开封失陷后,率30万部众退到长江,以劫掠盐船为活。春节期间移兵驻九江,曾扬言如缺粮的话就要食金陵,当时的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托侯方域,以他父亲的名义给左良玉写信,劝阻左良玉南下。此举被寓居南京的阮大铖知晓后,乘机报复,大放空气,说左良玉进兵,有侯方域作内应,打算借刀杀人。幸亏马士英的女婿杨文骢报信,方得及时躲避,寓居在扬州冒辟疆家。
刘云龙说道:“这件事在南京闹得沸沸扬扬,天下人谁不知呀。不过我就想不明白,熊明遇为啥不出来澄清事实?”
潘晓宇在旁边说道:“熊明遇敢做不敢当,今后谁还敢信他?”然后对侯方域说道:“你就投在公子殿下门下,看谁敢抓你。”
刘云龙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任何人犯法,都得被追究。”
边上的冒辟疆问道:“兄弟不才,愿自荐来府上。”
刘云龙说道:“此话差矣。我是不收门生的,不过我办的几所学校倒是随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