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虎丘庙会(第3页)
张采一看时间还早,就与弟子一起走进茶室。他一进茶室,看见茶室里大部分茶座都坐满了8个人,只有里面的一张茶桌只坐着4个人,似乎还能坐下4个人。他刚想走近那张八仙桌,旁边就来了2个帅小伙,拦住了他。
张彩见状一愣,忙问那张桌子不是还能坐几个人吗?
其中1个帅小伙朝他摇摇头。
张采急了,心想今天来的都是客,凭啥他们4个人就能占一张桌子?他刚想和小伙理论,只听那张桌子边传来一个声音:“时杰,怎么回事?”
骆时杰朝那边的人答道:“殿下,这个人想和你们一起坐。”
张采一听,啥?殿下,难道那张桌子上坐的是皇子?怪不得几个人就能占一张桌子。我真是瞎了眼了,也不向店家了解清楚就想去坐那张桌子。他刚想离开,再一想,不对呀,太子今年才14岁,可那个被称为“殿下”的年轻人明明有20多岁了呀,这是哪来的“殿下”呀?他刚想着呢,“殿下”开口问他了:“请问尊姓大名?”
张采说道:“鄙人姓张,名采,字受先,太仓人氏。请问你是......?”
刘云龙说道:“我姓刘,名云龙,还没字号,吴县人氏。原来你就是创设‘复社’的张采先生。过来吧,我给你介绍一下。”
张采一听,才想起皇上不久前认了个义子,原来皇上的义子就是他。
待张采走近后,刘云龙把坐在旁边的郑瑄、潘晓宇、陈师泰介绍了一下。
张采这下知道了这几个人原来是苏州巡抚大人、苏州制造局监造太监、苏州府知府大人。
刘云龙因是当今皇上的义子,坐在上座,郑瑄、陈师泰分左右坐在两侧,潘晓宇坐在刘云龙的对坐。
张采只是知县,官职在郑瑄、陈师泰之下。他听了刘云龙的介绍后,连忙给公子殿下、巡抚大人、知府大人、监造太监作揖示礼。要在平时,他得跪下拜见这几位大人。
刘云龙对张采说道:“既然你想来坐,那就一起坐下喝喝茶,如何?”
张采听后受宠若惊地取了张椅子,坐在了潘晓宇旁边。
郑瑄就向张采打听些临川的情况。大家一边聊,一边注视着外面的情况。
尽管潘晓宇、陈师泰都已派了不少人混入人群,但今年来的人特别多,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大家聊起了最近的“奴变”,陈师泰说道:“这些奴仆们真大胆,据说江阴徐霞客家有20多人被杀,只有他的老婆带着二个儿子才逃了出来。幸亏抚台大人听了公子殿下的话,才平息了事态。”
张采就问道:“陈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陈洪谧就向张采介绍了最近从松江府开始的“奴变”事件。
张采一听,自己在太仓的家也算豪族,家里也有几百个佣人,他开始担心老家的佣人有没有参与这次“奴变”事件,明天得赶回家去看看。
历史上,南明弘光朝覆灭后,张采回归故里,就被家中的佣人联合外面的奸人,把张采打了个半死。张采不得不隐居他乡。
潘晓宇问刘云龙:“你家的奴仆闹事了吗?”
刘云龙说道:“我家就没有奴仆,所有人都是自由人,他们来去自由。再说我也不克扣他们的薪水,他们干嘛要造反?”
陈师泰说道:“为了平息事态,苏州府已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没有酿成大祸。”
刘云龙说道:“人都是平等的,就不该有主子和奴仆之分。”
陈师泰说道:“按你这么说,你的家丁、佣人和你是平等的?”
刘云龙说道:“是呀。不信你问骆时杰。”
站在旁边的
骆时杰接口说道:“是呀,刘总从来不允许我们喊他大少爷,也不许我们喊他父亲叫老爷。平时我就称他公子或刘总,因我比刘总年长2岁,他也把我当做兄长看待。”
郑瑄说道:“看来还是你们这样好。”
正聊着,突然外面演武场传来一阵杂声,似乎有人在争吵。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走进茶室,来到陈师泰面前。
陈师泰问道:“刚刚外面是怎么回事?”
那人报告道:“是从南京来的柳如是等几个姑娘和公子殿下的保安吵起来了。”
“为什么?”
“今年公子殿下不是包下演武场了吗,柳如是她们非要进入演武场,说以往几年官府都给她们预留位置的,为啥今年不让她们表演了。”
“谁说不让她们表演了?让她们自己去找别的地方。告诉她们,谁敢扰乱公子殿下的好事,别怪我苏州府对她们不客气。”
自从刘云龙成了公子殿下后,陈师泰在刘云龙面前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官气,反而心底里对刘云龙有了畏惧,害怕哪一天刘云龙对他进行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