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虎丘庙会(第2页)
可大家到了试验场后,看着场上的自行车,都不知道怎么骑行。
袁时中从鲁正蒙手里抢过一辆自行车,庞大的身躯跨上自行车后,蹬了几下,双脚刚离开地面,自行车龙头就歪来歪去,没几下袁时中就摔倒在地,整得他鼻青眼肿的。
大家看后都哈哈大笑。
袁时中从地上爬起来后,问刘云龙:“这个车子没法骑呀!”
刘云龙笑着说道:“那是你不会骑。”
袁时中说道:“那你骑给我们看看。”
大家听了袁时中的话后,都盯着刘云龙看,都想看看刘云龙是怎么骑这辆车子的。
刘云龙就走到摔倒在地的自行车旁,扶起自行车,双手握紧车龙头,左脚踩在车子的左踏轮,右脚向后蹭了几下,人和车子各自形成不同的角度,保持着车子的平衡,车子轻松地向前滑行着。在车子向前滑行时,刘云龙右腿跨过车子,臀部坐在了车鞍上,右脚踩在了右踏轮上,踩动着车子,车子平稳地在试验场上转了几圈。
刘万禄一看儿子能轻松地骑这种自行车,于是也想试试。
刘云龙告诉大家,骑自行车没啥难度,关键在于掌握平衡。无论是滑行,还是骑行,只要人与车子保持了平衡,就不会摔倒。
他说完后,又示范了一遍,才把车子交给他父亲。
在他父亲试骑时,刘云龙边跑边给父亲扶着后备架,防止父亲摔倒。试了十几下后,父亲掌握了平衡,会滑行了,刘云龙才松开后备架,让父亲独自滑行。
于是,大家都学着样子,一个人学习滑行,另一个人帮着扶后备架。好多人还是摔得手、脚上的几处皮肤破了口,不过学了不久终于都学会了滑行。
刘云龙接着示范在车子滑行时,骑手怎么就座踏行。示范前,他告诉大家,个子高的话,可以不用滑行,直接练习骑行,但个子矮的话,还是要先学会滑行,再跨上自行车骑行。人跨上车子时,除了保持人和车子的平衡,关键是不能让车子停下来。车子不动了,就没有动平衡了,除非你会玩杂技才不会摔倒。
经一个上午的练习,一半人学会了骑自行车,还有一半人下午要继续练习,学会了才能领走车子。
其实,这些高管也不是为了省3两银子,他们也不缺这3两银子,他们知道刘云龙希望有人在街上骑自行车,为公司做广告。
只要街上有人骑自行车,知道自行车的好处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买自行车,车辆厂生产的自行车才能有销量。
刘云龙正指导着大家骑自行车,苏州卫指挥使庄翔东陪着一个年轻人来找刘云龙。
庄翔东向刘云龙介绍着年轻人:“他叫郑森,是郑芝龙的长子,他想来你的习武堂读书。”
刘云龙一听,郑森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成功”吗?于是忙与郑森打招呼。然后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开办了习武堂?”
“你手下的蒋如锦告诉我的呀。”
刘云龙想起历史上郑森在崇祯十七年曾到南京国子监读书的事,就问道:“听说你父亲已替你联系好了南京国子监,怎么你不准备去国子监读书了?”
“国子监读书没意思,我想到你的习武堂学习兵法。”
“你父亲同意了?”
“嗯。在我的坚持下,他也认为我读好了兵法,对今后的水师发展有好处。”
“行。那我现在就带你去穹窿山。”
于是,穹窿山的习武堂多了个来自福建的年轻小伙子郑森。
接下来,刘云龙和乐益学校的学生抓紧时间排练节目。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苏州府重开虎丘庙会。
去年因疫情,苏州府没有举办虎丘庙会。今年的虎丘庙会,从全国各地涌来了数万人,复社的大部分成员赶到了虎丘。
中午十二点,从京城赶来的张采在一众人的拥簇下,走进了虎丘山门。
张采,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出生于苏州府太仓,崇祯元年进士。一直在江西抚州府临川任知县。
崇祯二年,他与同窗好友张溥一起,在苏州尹山创设“复社”。
自崇祯六年后,苏州每年的虎丘庙会也成了复社成员的大聚会,全国各地的复社成员都会赶到苏州虎丘,切磋技艺,讨论国事。
张采在山门前看到沿途有很多乞丐,他问身边的人,怎么咱苏州府变得这么穷了,竟然有这么多乞丐?
边上的人告诉张采,这些人都不是苏州本地人,是来自北直隶、山东、河南的难民。
张采听了这些乞丐的口音后,才知他们确实不是苏州本地人。他进了山门后,发现路边竖了很多木杆,木杆上挂着节庆用的灯笼,灯笼的上面有一个大玻璃球,玻璃球下面通下一根管子。有的木杆、大树上还绑着个大铁筒,他都不知道这些玻璃球、管子、大铁筒是干嘛用的。路边还有身穿蓝色制服的人在警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