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云南元江府


 第265章 云南元江府

 在周泉离开临安府不久,俞柏民率众人来到了元江府。

 元江府城建于元江边,古城始建于宋代,后被元军摧毁。元宪宗(即蒙哥)七年(公元1257年)重建元江城。由于元江地处哀牢,是滇中通往边陲的必由之路,同时是元江流域最大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部分少数民族迁徙中的栖息地和集散地,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俗有“滇南雄镇”之称。

 重建后的城池规模为“周九里,高二丈,以石条为拱型门”。城墙墙体为“砖土”结构。城郭西面南北向墙体向城内凹入;东面因受元江河道地势影响,东面南北向墙体向外凸出,城郭形成动物腰子状。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垛2700余垛。

 元江城有东南西北4个主城门,东门曰承恩门(位于今澧江大桥左上侧约250米的地方),门外建有码头,出门有石阶砌至河边,东门外有三条主要茶马古道:一条是经红河航运水路,另外两条是陆路,一条陆路是从东门经石屏、建水、蒙自进入广西等地,另一条陆路嶍峨、新化州(今玉溪)进入昆明等地。

 南门曰沐熏门(位于今华逸酒店处),门外也有两条主要茶马古道:一条是从南门经恭顺州(今墨江)、普耳(今普洱)、思毛(今思茅)、景龙(今景洪)进入南掌国(今老挝)、兰纳(即八百大甸,今泰国北部)、木邦、缅甸;另一条是从南门经钮兀司(今江城)进入安南国等地。

 西门曰康阜门(位于今印象酒店处),西门方向也有两条茶马古道:一条是西门经新化州、者乐甸司、鄂嘉(今双柏)进入楚雄等地,另一条是以曼来村为岔道,经老雾山进入镇沅府、景东府等地。

 北门曰拱辰门(位于今老客运站处),北门外大坪地和老外滩是校场,其它主要用于城内居民和周围农民出入方便。

 城门除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外,还设有两道附属城门,即“来青门”与“文澜门”,城内“房屋尽复(覆)瓦,鳞次有序”,可见元江府是一个十分富庶的地方。

 附属城门文澜门(位于原碎米巷终端),门外河面较宽阔,水流平缓,傣族船工常把木船舶靠在这里,有些商家有时候在此装货航运,事实上成了一个小埠头。

 附属城门来青门(位于今马家江边店铺前),这道城门主要为过往商家遛马、浴马提供方便。

 城内有三街,即南北直街、东门街、弯街。东门街从南到北有很多马店、盐店、杂货店,店主有孙家、肖家、马家、杨家等。

 俞柏民到了元江府后,率众人包了几间客栈,稍作休息就来到了元江府,拜见元江知府。

 元江府知府那直并不是汉人,而是个土知府,是当地的傣族土司,他的儿子叫那嵩。历史上,吴三桂入滇时,那氏家族率元江军民守城,城破,那氏家族全家自焚。因此在进入清代后,元江府才改土归流,设流官治理。

 那直一听楚雄王派人来拜见自己,忙到府门外迎接俞柏民等人。

 宾主坐定后,俞柏民先代表刘云龙问候那知府,然后向知府大人了解了一下元江府的物产。元江府的物产和临安府的物产差不多,只是那知府提醒俞柏民,元江(即红河)、李仙江、墨扒河、羊街河等江河里不仅有蟒蛇,还有鳄鱼,今后你们路过这些江河时要小心一点。

 俞柏民问那知府:“听说境内有个大金矿?”

 那直听后,想了一下,问道:“你说的是恭顺州的坤勇金矿吧?”

 “对,就是坤勇金矿。”

 “哎,别说了,这个金矿几年前就关闭了。”

 “怎么会呢?”

 “上部的金矿开采了几年,确实提炼出了不少金子,可轮到开采下部的金矿石时,一个是矿硐太深,难以开采,另一方面是开采出来的矿石,明明看见矿石中含有金子,就是提不出来。试了几次失败后,就不得不关闭。”

 俞柏民一听就明白了,坤勇金矿的矿脉可能是向下倾斜的,浅部矿脉开采完后,不得不向深部开挖,由于缺乏供氧、通风、排水、照明手段,深部矿脉确实难以开采。至于知府说的深部开采出来的矿石没法提炼金子,那是矿主采用的是旧式提金方法,即混汞法或贵铅法。混汞法适用于矿物中含金银化合物较少而游离金银(即自然金、自然银)较多的矿石,即将矿石碾碎后,用摇床分金银,然后用混汞法提取矿物中的金银,再用炼炉蒸汞膏后就能得到金子、银子了,混汞法也适用于提取砂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