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冰棍的味道
第249章 冰棍的味道
六月二十五日,刘云龙回到了济州岛。赵永忠向刘云龙汇报,登州方面已运来了38万难民,这些难民在岛上开耕了45万亩地,全部种植了玉米、土豆、红薯、棉花,在一些有水源的地方正在挖灌溉渠,待明年种一些水稻。开采硫铁矿的道路正在修筑,其它窑炉也在砌筑了。
赵永忠汇报完后,陪同刘云龙视察了岛上的农田。刘云龙看到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民都兴致勃勃,脸上充满着希望。
刘云龙问一个老农:“老伯,你觉得这些地怎么样?”
老农说道:“地是好地,就是不知道种了这些东西能不能吃?”
刘云龙知道这些难民还不曾吃过玉米、土豆、红薯,就告诉老伯:“这些东西都能吃。”
“有小米、面粉好吃吗?”
“跟小米、面粉一样好吃。”
“亩产量高吗?”
“玉米的亩产量在4担左右,土豆的亩产量在10担左右,红薯的亩产量在15担左右。”
“亩产量这么高?”
“这还不算高,今后使用化肥后,亩产量至少可加倍。”
“小伙子,你可别骗我。”
“老伯,我没骗你。等农闲了,你坐船去苏州看看,苏州种植的玉米、土豆、红薯,亩产量比我刚刚说的还要高。”
“真的?”
“真的。”
“官府说三年免税,说话算数吗?”
“老伯,官府说的话绝对算数。要是这里的官府说话不算数,你来找我,我来替你打官司。”
“我哪敢和官府打官司?”
“老伯,你是朝廷的臣民,官府做错了事,就可以和官府打官司。”
“你叫啥名啥呀?”
“老伯,我叫刘云龙。”
“啊,你就是刘云龙?”说完,老农就想从地里爬起来给刘云龙跪下,被刘云龙一把拉住,说道:“老伯,你是长辈,你要跪的话,我可担当不起。”
“公子殿下,你是好人呐,到现在我们吃的还都是你从苏州运来的粮食。”
“老伯,你可别喊我‘殿下’。只要你们能吃饱,比啥都好。”
视察完农田后,袁时中陪着刘云龙来到汉拿山下,视察骑兵训练。
袁时中手下曾有几万骑兵,精简后还有1万骑兵,其中有2千名骑兵来到了济州岛。济州岛中部有座死火山叫汉拿山,海拔1950米。汉拿山山脚下有大片草原,安保公司的2千名骑兵就在山脚下训练。
这些骑兵以前都是用弓箭、大刀、长矛作战的,现在使用的武器全部换成了燧发枪、马刀、大炮。每个骑兵千营有1000支燧发枪、10门大炮。大炮是用马牵引的,每2匹马牵引一门步兵炮。
今天是实弹训练,骑兵们手持燧发枪,骑着马,一边跑一边用枪瞄着远处的靶子,然后开枪,虽然命中率只有20%,低于步军的命中率,但随着进一步的训练,今后的命中率还能提高。不过开完枪后重新装药时,由于马背很颠簸,因此装药很困难。
刘云龙见状,想到该给骑兵设计骑兵专用步枪了。
视察完骑兵骑射后,接着视察骑兵开炮。
骑兵用马拖曳着大炮前行,然后在标靶前停下,炮兵架炮,观测兵开始用手指测距,报出参数后,炮兵调整射角,然后炮长下令向标靶开炮。这个主要是训练观测兵、炮兵的熟练程度。训练好了,今后骑兵可不再依赖于后方的炮兵,而是可以直接突击,打击敌人。
刘云龙对骑兵的训练情况赶到很满意。
回到济州府府治所在的旌义县县城后,刘云龙把赵永忠、曾同亨、马元勋、邝春义等找了过来,然后指着地图,给他们部署任务。
刘云龙对他们说道:“你们不是嫌没金矿开采吗?我给你们找二个金矿。”
曾同亨问道:“哪来的金矿?”
“在图们江口北的摩阔崴(今俄罗斯波谢特)有个小渔港,小渔港内侧是摩阔崴湾,这个海湾的滨海沙滩及几条入海的山涧里都有砂金。北边的乌苏里湾口有个岛屿叫青岛(今俄罗斯阿斯科尔德岛),它是个马蹄形的岛屿,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岛上有砂金矿。你可以派人去这二个地方开采砂金矿。”
曾同亨问道:“这二个地方没清兵吗?”
“努尔哈赤和多尔衮都以为朝xian半
岛以北海域没有海上威胁,因此在摩阔崴、永明城(今海参wai)、婪沟崴(今纳霍德卡)都没有派兵把守。”
“那要是遇到捕鱼的当地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