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扬声器


 第226章 扬声器

 从大阳山回到城里,贝喜鲁告诉刘云龙:“岑仲林决定派他的几个徒弟去京城。”

 “做事都稳重吗?”

 “岑仲林这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不会派不可靠的人去京城干活的。”

 “你自己再考察一次。”

 “行。”

 “鸽子的事,打听到了吗?”

 “城里有个叫艾有培的家里养了20只信鸽,愿意加入大华公司。”

 刘云龙听后,说道:“好。他养这些鸽子也不容易,把他养的鸽子以每羽1两银子的价格买下来,再让他孵几十只鸽子。”

 “要养这么多鸽子?”

 “不多。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理论上一只鸽子就够了。但鸽子在飞行途中会遇到各种恶劣天气,甚至会遇到天敌,因此往往要放飞2—3羽鸽子才保险。”

 “鸽子也有天敌?”

 “鸽子当然也有天敌。比如老鹰、老鼠、猫、黄鼠狼、蛇等,都是鸽子的天敌呀。鸽子在飞行途中也是要觅食的,觅食时遇到天敌,逃避不及时就会受伤,甚至遇难。”

 “怪不得养鸽子的,一养就是几十只。”

 “他既然愿加入我们大华公司,就让他办个养鸽场,享受干事待遇。”

 “好。”

 在后世的影视剧中,往往看到的都是放飞1羽(只)鸽子,那是近距离传送情报,鸽子的飞行距离一般不超过50公里。如利用鸽子中长途传送情报,考虑到鸽子可能会遇到天敌,都是要放飞2-3羽鸽子的。

 刘云龙又来到辛广恩的书坊。

 辛广恩的报纸出版后,他一个人确实很忙。黄仁颖从京城回来后,今天也来到报社上班了,辛广恩开始把报纸业务移交给黄仁颖。

 刘云龙问辛广恩:“你招聘了多少个记者?”

 辛广恩说的:“不多,就25个。”

 刘云龙就说道:“你去找4个记者来。”

 一会儿,辛广恩叫来四个记者,分别是史智才、吕鹤、刑文峰、李永先。

 大家认识后,刘云龙让他们去全国各地调研朝廷的经济情况,特别是各类税收,比如田赋、矿税、盐税、茶税、契税等。

 史智才说道:“刘总,大家都在偷税漏税,有啥好调查的?”

 刘云龙说道:“是的,全国都有偷税漏税的情况。我们要调查清楚是哪些人在偷税漏税,每个税目的偷税漏税严重程度是多少?全国田地的荒芜程度到了什么地步?普通老百姓平时是靠什么度日的。”

 吕鹤问道:“做了调研,调研材料交给你吗?”

 刘云龙说道:“不用交给我,可以直接发表在报刊上。”

 邢文峰问道:“那做调研的经费怎么办?”

 刘云龙说道:“我让你们去调研,经费当然由我承担。”

 李永先问道:“那稿费呢?”

 刘云龙说道:“你们是代表我们大华公司去调研的,相当于是出公差。所以,你们的调研材料发表后,稿费是没有的,但年底我会视调研材料的优劣,给你们一定的奖励。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你们的调研报告一定要真实可靠,要有数据,绝对不能刻意捏造。一旦被我发现有弄虚作假的,立即开除,而且本公司任何一个作坊、厂、铺也不会录用他。”

 史智才表态道:“我们绝不说谎、捏造。”

 第二天,刘云龙来到乐益学校上课。从这天起,刘云龙要利用几天的空闲时间给乐益学校的学生上课。

 由于马建波已研制成功了电子管,因此这几天刘云龙给学生讲述的是电子管原理及其应用。

 在刘云龙讲述了电子管二极管、电子管三极管的原理后,刘云龙告诉学生们,电子管中的电子在从阴极向阳极移动时,如管子中有空气,移动的电子将会与空气中的分子相撞而产生阻力,并会发出蓝色光芒。因此,电子管必须要抽成真空,如电子管通上电后,发出蓝光,说明这个电子管的真空度不够,将会严重影响使用。

 在讲完电子管后,刘云龙接着讲述电子管的应用,主要讲述了电子管用于信号检波器、调谐器、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在讲完课后,亲手用带来的电子管、电容器、电阻等,给学生们做了实验。还给学生做了个信号接收实验。

 做信号接收实验时,刘云龙用一根细铜丝做天线,把一个电铃与电磁继电器连接后做终端,电铃上撒

上一些铁屑。

 因空气中充满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当刘云龙调谐到某个频段时,天线把接收的信号传到信号接收器,电磁继电器接通电源,电铃就开始振动,将铁屑振落下来。当刘云龙把天线取走了,电铃不振动了,接收不到信号了。

 这个实验是让学生们知道,空气中有电磁波,了解天线的作用。

 接着,刘云龙又装上天线,再次调谐,接收器在接收到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后,电铃都发生了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