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爆米花机


 第225章 爆米花机

 刘云龙关照完研究混纺工艺后,就问夏子麟:“秦银华的永久磁铁研制成功了吗?”

 夏子麟说道:“春节后不久,他就研制出了永久磁铁。”然后指着肖雯莉说道:“肖干事已生产了指南针。”

 刘云龙就问肖雯莉:“你生产了多少指南针?”

 肖雯莉说道:“你不是说给勘探队野外用的吗?就生产了几十个。”

 “马上大量生产,今后军队行军、打仗都用得着,出海远洋也要用到指南针。”

 “好,我回厂里后就组织生产。”

 刘云龙听后点点头,又对她说道:“你还得给我生产六分仪。”

 “六分仪?”

 “对。”

 “派什么用的?”

 “海船航行时测量太阳、北极星与海平面的夹角用的。陆地野外行军时,也能测量太阳、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

 说着,他把“六分仪”的图纸拿了出来,一边讲解图纸,一边解释用六分仪测量太阳、北极星与海平面、地平面之间夹角的原理及用途。讲完后,他要求钟表厂在半个月内生产出“六分仪”。

 肖雯莉问道:“这么急?”

 刘云龙说道:“嗯,很急。”

 肖雯莉见状,忙拿着图纸回厂里去了。

 刘云龙又对田秉敬说道:“你马上给我研制爆米花机、机。”

 田秉敬一听,问道:“爆米花机、机?”

 刘云龙一边画图,一边讲着爆米花机、机的原理。

 田秉敬问道:“我们是不是要做这种小买卖了?”

 “最近苏州来了几十万难民,都要靠官府赈济的话,官府也吃不消。我们做了爆米花机、机,把这些机器租给难民,拿到机器的难民不就可以养活自己了吗?”

 “要做多少机器?”

 “爆米花机、机,各做个2000台。”

 “我租出去4000台机器,啥时候能回收成本?再说,这些难民拿到机器后,散落到全国各地,他们会不会来还钱?”

 “我们也是赈济灾民,别老想着啥时候能回收成本。即使有人租了机器,不来还钱,那就算我们积善做功德吧。”

 “你真是财大气粗。你做的功德还少吗?你还刚刚给皇上捐了280万两银子呢。”

 “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说了,你赶紧做机器吧。”

 田秉敬忙说道:“行,行。我马上安排做爆米花机、机。”

 明代也有爆米花,但没有。那时人们吃的爆米花是把米粒扔进油锅后炸成的。

 刘云龙画的爆米花机、机都是后世才有的。

 爆米花是把玉米、黄豆、大米与食物油、蔗糖一起放进橄榄型的铁罐里后,盖上机盖,一边在炉上加热,一边通过摇手转动爆米花机。爆米花机里的玉米、黄豆、大米受热后慢慢变熟,罐内的压力也慢慢提高。待达到一定压力后,松开机盖,罐内的食物随着高压被冲了出来,遇到罐外的低压后,玉米、黄豆、大米就爆开了。

 是把白砂糖放进机,机中间有个加温腔,加热腔中还有比糖粒径小很多的小孔,机器四周有个高15厘米左右的封边。做时,把白砂糖放进机器,白砂糖受热后,变成糖浆,糖浆流入小孔内。用脚踩动机器后,机高速转动,离心运动将流入小孔的糖浆成丝状“喷射”到机的四周,糖丝凝固后,用棒子把这些糖丝绕在一起,就成了。

 刘云龙让田秉敬研制爆米花机、机,如按难民平均每户5口人的话,4000台机器可养活2万人。刘云龙出租这些机器的另一个目的是,这些难民租了机器,流落到全国各地,今后就是他的耳目。这笔投资无论如何都是合算的。

 刘云龙见田秉敬答应研制爆米花机、机后,就问戴均元:“农业研究所的棉花、玉米草播种了吗?”

 戴均元说道:“刚开春就在水车浜几个村种植了棉花,现在都已出苗了。玉米草播种在了光福山坡边,种了100多亩地,现在已长到30厘米高了。”

 “不错。不过这个草今年不收割,全部用来留种。”

 “为啥不能收割?”

 “墨西哥玉米草生长期比较长,短的需要7个月,长的需要9个月,如我们收割一次,就相当于推迟玉米草20天左右的生长期,遇到霜冻它就不生长了,所以这批草今年一律不收割,全部用来留种。明年就可以种植几万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