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遭遇战(第2页)
古代打仗,由于马背上的骑手不仅自身有体重,还身穿厚厚的盔甲,而且有些部队为了保护战马
,还给战马也套上防护盔甲,因此战马的负担并不轻松。如真是一开打就全速冲锋的话,即使马没累死,这个主将也无法应对后续的战斗了。
如骑兵在距敌500米左右就全速(疾步)冲锋的话,马匹会很累,而且军官不易控制冲锋队形,因此骑兵在战斗时,距敌500米时还只是跑步行走,只有双方相距100米左右时,才会以疾步发起最后冲锋。如是重装骑兵,可能要等敌我双方相距60米左右时才以疾步发起最后冲锋。后世热兵器时代,战斗人员、战马都不穿盔甲,经过特殊训练的骑兵,一次性长距离疾步冲锋也只有2000米,如没把敌人消灭,由于马再也跑不动了,骑兵只得下马当步兵与敌人搏斗。
清军是每人二匹马,一匹马累了,可以换乘另一匹马,因此清军通常是在200米左右的距离以疾步发起最后冲锋的。
眼见着清军黑压压的扑来,要是以往明军步军胆小的话,早就撒腿跑了。但是,苏州卫的士兵们站在那里巍然不动。即使清兵距明军只有500米了,明军也没有开炮。
按理,步兵炮的有效射程是500米,但陶大鹏认为,清军这么气势汹汹地压过来,想对我们的心理产生震撼。那我们也给清军一个震撼,因此清军进入500米射程范围时,明军没有开炮。
当双方相距500步(300米)时,明军的炮声响了。
首先开炮的是陶大鹏的10门步兵炮,发射的是霰弹。在这个距离内,发射霰弹不需要试炮来调整射击参数。
清军起先看见前面的明军都没穿盔甲,心想这些明军太穷了,连盔甲都配不起了,我们这么一冲,吓都能吓死你们。他们在想着时听见了十声炮响,心想,几门大炮最多砸死十几个人,于是继续向前冲锋,但很快奥图巴感到不对头了,十声炮响后,冲在前面的人倒下了一大片,原来明军发射的是霰弹。明军的霰弹能发射得这么远吗?他们的“一窝蜂”射程不是只有几十步吗?
奥图巴见明军的大炮是架在2个纵队(百户)之间空档里的,就是这些炮发射的霰弹,按照以往的经验,明军霰弹的覆盖范围只有10-15步宽,于是下令士兵避开明军大炮的正面,继续冲锋,只要冲近离明军130步(80米),就能用弓箭射击明军了。
按理,弓箭的有效射程在40米左右,对不穿盔甲的敌人,有效射程可增加到60米左右。由于清军是骑兵,清军射出的弓箭速度,加上马的速度,弓箭的有效射程可增加到80米,大力士弓箭手射出的弓箭可以达到100米。
明军也曾有强大的骑兵,但是随着明军有生力量不断被消耗在与农民军、清军的作战中,因此明军的骑兵越来越少,后期主要靠步军与清军作战,步军的弓箭射程就远不如清军骑兵弓箭的射程,故而在最近几年的明清战争中,明军大多落败,于是就有了“金兵不过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
清军以为避开了明军大炮的正面,就能减少死伤,谁知在500步距离时,明军霰弹的覆盖宽度为45-50步,在明军数轮霰弹的轰击下,清军死伤了800多人。
避开霰弹轰击的清军前锋终于又向前冲了200步,距明军的距离只有300步了。清军头目已能清清楚楚看见明军是站成3排的,前边还蹲着啥武器都没有的赤手空拳的士兵。奥巴图心想,管他们手中有没有武器呢,等我们冲到跟前,照杀不误。于是,奥图巴高声喊道:“冲呀,杀死他们。”自己也一马当先,搭起弓箭向前冲去。
奥图巴正冲着呢,就听见对过传来一阵枪响。他听着枪响,心想,这群汉人军队是不是新兵蛋子,还有300多步距离呢,这么远就开枪了?可念头还没转完呢,只见自己队伍里有几十个兵士从马上跌落了下来,有的人头部好像还流着血,雪白的地面上一片殷红。他又想道,这几人都是窝囊废,平时骑马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就这么不小心从马背上跌下来了呢。但仔细一看,那几匹马也倒在了地上,蹬着双腿,好像中弹了。接下来的景象令他不安了,对过的枪声越来越密,自己队伍里从马背上摔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中弹的马匹越来越多,都是被对方的子弹击中的。对方明军用的是什么枪?射程有这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