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陈师泰的疑惑(第3页)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难民都说是建奴打过来了,登莱过来的刘亨博也说建奴真的打到了山东。”

 “即使建奴打到山东了,我们也不用担心。建奴没有水师,他们过不了淮河,更别说过长江了。”

 “听说淮河也冰封了。”

 “长江没冰封。即使他们能过黄河、淮河,也过不了长江。”突然,陈师泰醒悟过来了,说道:“建奴真打到了山东?”

 “难民们都是这样说的。”

 “那万一建奴攻下了济宁、登莱,我们运过去的粮食不是资助了建奴吗?”

 “我担忧的就是这个。”

 “济宁、登莱采购粮食后,暂时不运。我来去一趟抚衙。”

 “行。还有,流落到苏州府的这么多难民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他们被冻死、饿死。你立即通知各县拿出专款,安置这些难民。”

 “是。”

 曹毅明走后,陈师泰坐在椅子上,估算了一下,今年苏州府秋赋收了1076.53万两,上交朝廷90%,余下107.65万两,与各县按五五分摊,苏州府可留存53.82万两的府银。自陈洪谧一意开工太浦河以来,苏州府府银一直紧张,现在可以松口气了。

 陈师泰正想去抚衙,姚文琦进来了。

 姚文琦向陈师泰报告到:“大人,玉屏山开炉了。”

 陈师泰问道:“开炉情况怎么样?”

 姚文琦说道:“正常,我们的人也很懂冶炼的,只是我们的冶炼炉没大华公司的大,产量没它们的高。”

 “有金子、银子

吗?”

 “有,只是金子、银子的产量不多。”

 “这毕竟不是金矿、银矿,炼出来的金银当然没金矿、银矿那么多。以后怎么处理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个我懂。”然后姚文琦问陈师泰:“大人,我经常要去玉屏山,能不能换辆马车?”

 “你要换什么马车?”

 “换大华公司出产的那种马车。他们的马车平稳,不颠。”

 自陈师泰坐过大华公司的马车后,也感到大华公司的马车确实比别的马车平稳、舒适,于是说道:“光你一个人换车?那不行,会被人说闲话的。我看这样吧,你去马科,让他们买5辆新车。”

 “好的。”

 姚文琦走后,陈师泰去抚衙了。

 歙县知县傅岩正在审阅着今年的粮食报表。报表上反映歙县30万亩稻田今年增产7500万斤稻谷。他匡算了一下,7500万斤稻谷按出米率72%计,可增加5400万斤大米,合58.7万石,仅增产的粮食就能养活14万人。他心里暗想道,今年歙县的米价每石不会超过1.8两银子。

 接着,傅岩审阅今年收取的工商税报表。以往几年,歙县每年收取到的工商税只有几千两银子,而且还大多是在外做生意的徽商缴纳的。自大华公司到歙县开矿、开厂后,今年歙县收到的工商税有20多万两,仅矿税就收到了9万多两。明年,随着大华公司在歙县的钢铁厂、化工厂、纺织厂等厂矿陆续投产,收个30万两工商税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正看着报表,县丞给他送来了府衙的塘报。塘报上说,江北的安庆,黄得功、刘良佐打败了张献忠,张献忠已向湖广流窜。据传,建奴已侵入山东作乱,各地要做好防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