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吴有性(第2页)
钢船设计也已完成,排水量为600吨。
钢板的气割工艺已研制成功,把氧气、乙炔气充入氧气瓶、乙炔气瓶,将二种气体混合后,强大的火焰就能把钢板割开。
柳塘电站附近的船坞已施工完毕。歙县焊工技工学校的80多个焊工在练习着钢板的分层焊接。焊接前所有的焊口都开有坡口,下部托板后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把底部的托板敲掉,然后拿到试验室去检测力学性能和气密性,甚至还会用锯弓把焊缝割开,查看焊缝内部有没有气孔。如检测下来不合格,这些学徒工的师傅会组织焊工对焊接过程进行分析,例如焊口间隙、坡口角度、焊前预热处理、焊接电流、焊后回火处理等,找出原因后再改进焊接工艺。已有20多个焊工的焊件连续10多次通过了检测。
为了能训练出高素质的焊工,每个焊工浪费的钢材都足够焊工娶几个老婆了。
陪同视察的常金奇心里暗暗发急,不知要耗费多少钢材才能让这些学徒工毕业。
刘云龙却一点都不在乎,这些焊工将来是大华公司的宝贝,花多少钱都值得。今后的水压机、蒸汽机、船舶、合成塔等的焊接,都得靠他们来完成。比如,蒸汽机、锅炉的汽包采用焊接技术后,即使把蒸汽压力提高到3个以上大气压的压力,也能保证蒸汽机、锅炉的安全。
合成塔内的隔热材料是用高岭土在2100c下熔融后用喷吹机加工成丝状纤维,然后再与硅藻土、矿棉、硅酸铝混合后烧结而成,烧结时加入了磺化蓖麻油为渗透剂,酚醛树脂为粘结剂。正在测试各种参数。
考虑到钢船将来要在海上航运,为防止海水对船桨的侵蚀,除了试验刘云龙建议的镍铝青铜外,还试验了锰青铜、镍锰青铜、铝合金、锰铝青铜来做螺旋桨。滚针轴承早已研制出来了,水下轴承的密封问题已试验的差不多了。试验用的海水都是从钱塘江外的东海里运来的。
起重机厂也设在柳塘电站附近,滑轮、吊钩、卷筒、变速箱都已生产,正在攻关起重机旋转机构的齿轮和钢丝绳。旋转机构的齿轮不同于变速箱内的齿轮,它直径有1.5米,重达几百公斤。制作球磨机的齿轮时,齿轮基件是用钢铸造后再锻打,以尽量去除铸件中的气泡,保证铸件的密实度。球磨机的大齿轮解决后,起重机械旋转机构的大齿轮制造工艺已快解决了,只需要解决加工齿轮时的大工作平台。
钢丝的捻绕不同于棉纱,与棉纱相比,钢丝有很大的刚度,为克服钢丝本身的刚度,需要用巨大的工字轮来捻制。钢丝加捻时还会产生内应力,如对这些内应力不予以处理的话,会影响钢丝绳的使用性能,因此还得研究如何对捻制的钢丝绳进行热处理。
视察完后,刘云龙本想在徽州多待几天,杨茹良捎来口信,几种药品的临床试验通过了。刘云龙又赶回了苏州。
血吸虫药是在七子山东边的梅湾村试验的。梅湾村有70%的人患有血吸虫病,村民们的平均寿命不足30岁。
这次找了村里20个得“大肚子病”的人进行了试验。服药前,20个人的粪便中都含有血吸虫卵。服药3天后,经对患者的粪便跟踪5天检查,粪便中已无血吸虫卵。治疗过程中偶有轻度头晕、头痛外,未见其它严重不良反应。
链霉素是在苏州府位于娄门外的隔离坊试验的。当时隔离坊内有6名鼠疫患者,隔离坊内的患者服用“消瘟散”后,大部分病人被治愈了,只有这6个病人没见好转,已奄奄一息。经服用链霉素,辅以氯霉素或磺胺脒后,病人神情开始好转,第5天已没有发烧,第7天粪便、痰液中已无鼠疫杆菌,又经3天巩固治疗,病人已彻底治愈。连苏州隔离坊的郎中都说能治好这6个人的病是奇迹。
刘云龙听了杨茹良、葛辛、郑伯荣、盛之辑等人的汇报后说道,我们终于在现代医药上迈进了一大步,已不用害怕鼠疫、血吸虫病了,等你研制异烟肼、青霉素、牛痘等药品后,我们的医药能救活成千上万的人。
杨茹良说道,其它药品已开始在研究了。
两人正说着话呢,抚衙派人来找刘云龙,说抚台大人有事找他。
刘云龙赶到书院巷巡抚衙门,陈师泰、牛若麟也在那里。
黄希宪看到刘云龙来后,说道:“我刚刚了解到了你生产的药品。东山的郎中吴有性在吴县半边街的隔离坊也在试验他的药剂,但效果没有你们的好。”
刘云龙问道:“吴郎中已回来啦?”
牛若麟说道:“他刚刚从陕西回来的,他也认为‘疙瘩温’不是伤寒,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染的。他试配了一种药剂,叫‘达饮散’,正在县里的隔离坊试验他的药,但服用方剂的10个人中,7人有效,还有3人无效,需要服用你的链霉素后才能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