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吴有性
第179章 吴有性
到徽州前,刘云龙考虑到歙县化工厂也要投产了,于是与父亲、贝喜鲁等人商量后,任命孔尚泽的助手焦明瞻为歙县化工厂干事。焦明瞻跟着刘云龙来到歙县就任。
刘云龙拉着包可弘一起到了徽州。
到了徽州后,沈阿毛、丁勇就把大炮试验数据交给了刘云龙、包可弘。
十几天前,沈阿毛在黄山南的汤口进行了70毫米步兵炮的试验。
试验时沈阿毛的人与来自苏州卫的几个炮兵把大炮的零部件用马车运到汤口,然后在汤口把大炮组装好。
试验时,由于黄希宪已与徽州卫打过招呼,因此徽州卫派出了大批士兵,将试验区警卫起来,每个山头上都有士兵把守,禁止无关人员出入,炮弹飞行区的每座山顶还有手持红绿旗的观测人员。试验区每隔1里都打下一根木桩,以便测量炮弹的飞行距离。
来自苏州卫的炮兵旗长何生锷见到各山头竖起绿旗后,朝炮手点点头。
一个炮弹手抱起一颗炮弹,另一个炮兵用火把点燃了炮弹引信的黑火药,只听见引信响起一阵“呲”、“呲”声,炮弹手赶紧把炮弹从炮口塞入炮管,一个捅炮手立即用一根长棍子把炮弹推到炮管底部。
点炮手随后用火把点燃了大炮引发火药的导火索,一会儿,听见“轰”的一声,炮弹离膛而出,又过了一会儿,从1000多米的地方传来炮弹炸开的声音。山头上的观测员用旗子向山下示意炮弹在试验区爆炸了。
士兵们都欢呼起来了。他们以前还从没见过这种大炮、这种炮弹,现在见到这种大炮真能开炮,能不高兴吗。
爆点那边,参与试验的士兵忙着用一根长100米的麻绳测量爆点与最近木桩的长度,这样就能算出炮弹的飞行距离。同时测量弹片的覆盖范围,这样就能算出这种炮弹的威力。
由于要试验不同射角的射程,验证《炮兵手册》的数据,因此仅70毫米步兵炮就试验了8天。
包可弘看到大炮实样和试验数据,问刘云龙:“这就是你们铸造的红夷大炮?”
刘云龙说道:“是呀,你觉得不好吗?”
“怎么不是用青铜铸造的?”
“我给你们上课的时候不是说过吗?要用钢管铸炮。非要用青铜铸造的话,这种炮至少2000斤重,而且射程短,还没法使用我们的新式火药。我现在用钢铁给你锻造,重量轻,射程远,威力大,还没有很大的后坐力,有啥不好?”
“好是好,可你的射程只有3里呀。”
沈阿毛说道:“这种炮是给步军用的,拆卸后几个人背着就能行走。你要的远程大炮,马上就要试验了。”
“远程大炮能射多远?”
“正在试验7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理论上近的4里,远的14里,都是开花弹。”
“14里?那我留下看你们试验。”
“好。”
包可弘就去了汤口参观榴弹炮、加农炮的试验。
刘云龙因为还有其它事,就没有留下参观加农炮、榴弹炮的试验。他让沈阿毛立即在金川建大炮生产车间,让丁勇立即在五峰山建弹药厂。
安排了军工生产后,刘云龙视察歙县的几个新建厂矿。
用于七亩山大坝建设的石灰窑、水泥窑、炼钢炉即将投产。
考虑到歙县的辉铋矿、辉锑矿、天井山金矿中有大量的硫,因此歙县的炼钢厂还要提炼金属,提炼金属时生成的二氧化硫要送到歙县的化工厂生产硫酸,生产硫酸的同时生产纯碱。歙县炼电石焦时的低温煤焦油也可用于化工生产。
建设七亩山水坝的路桥也已修通,并在铺设铁轨,即将开始施工围堰。今后建设七亩山水电站,需要运进大量的材料,如都靠人扛牛拉的话,建设速度上不去。有了铁轨后,大批的砂石材料、水泥、钢材可运往大坝工地。
马建波的机电研究所已根据刘云龙的指导意见完成了大坝设计。
为节约时间和成本,除泄水孔、船闸用混凝土浇筑外,坝体的其余部分还是用石方,这样可以就地利用附近丰富的石材。搅拌混凝土用的砂子,徽州的山溪、河道里有的是,足够用。为使坝体的土石坝部分有长久的防水性能,除迎水面设置了1道防水层外,坝体内还设置了2道防水层。为增加坝体与岩基的抗滑移性能,坝体底部、侧部增加了钢筋锚固,这样可减少坝体的体积,节省工程量,节约工期。
歙县承担的新水压机的设计已完成,这次设计的水压机工作压力为6000吨,有3根横梁、4根立柱,6只工作缸。为传递巨大的压力,需要大规格的横梁、立柱、缸套。这些横梁、立柱、缸套准备须使用焊接技术,这样可减少水压机的自重,也节约材料。接下来他们将研制万吨水压机。
新设计的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直径为800毫米,高度为22米,分八段焊接组装,所用板材为210毫米厚。没有大吨位水压机就没法加工210毫米厚的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