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红薯饴糖 面条机(第3页)

 “好。我给你提供搅碎机、磨粉机、搅拌机、煮粉机、烘干机,做饴糖的话,我再提供熬糖机。”

 “烘干机?”

 “你做了粉丝、粉条靠太阳晒干吗?速度多慢呀。”

 “要,要烘干机。”然后阙海华又问道:“这样一套设备,一天可以消化多少山芋?”

 “一天至少可消化2万斤山芋。”

 “这么多?行,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和你父亲签协议。”

 “你感兴趣的话,我再给你提供一套面条机。”

 “面条机?”

 “我们现在吃的面条都是人工做的,面馆的伙计为了天亮后就能营业,不得不凌晨就起床和面,手艺差的话,做出来的面条还粗细不均。用面条机做面条的话,想做多粗、多细的面条,就能做多粗、多细的面条,产量高,还能省不少人工。”

 “要是我做了面条,面馆的掌柜不要呢?”

 “当初我做砂皮的时候,我们贝总还怕卖不出去呢。只要你生产面条的成本低于面馆掌柜使用的人工成本,你说那些面馆掌柜还会拒绝你做的面条吗?”

 “有道理。我干了。”

 “行了,你去和我父亲签协议吧。”

 不久,大华公司新郭分公司开张了。新郭分公司利用山芋制作饴糖、粉丝,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稻米、小麦,也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山区红薯的推广种植。有些农民甚至不制备淀粉,直接烧煮红薯后来熬制饴糖(该法饴糖的产率只有12-15%,只适用于家庭作坊)。随着用红薯来制备淀粉、酿酒、熬糖,以及用红薯来做粉丝、粉条、粉皮,从崇祯十六年起,江南的湖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应天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广德州山区的农民普遍利用山地来种植红薯,仅在长兴就开垦了大量山地。

 在后世,如你有幸在夏秋季去长兴旅游的话,你还能在广柔的山脚边见到成片成片的山芋地。

 有些读着会想,苏州人不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吗,用机器做了面条会有市场吗?其实,苏州人每年消耗的面粉量一点都不低。苏州人除了与全国一样喜欢吃馄饨、饺子外,还特别喜欢吃面条。苏州人吃面条与北方人不一样,北方人喜欢在面条的花式上动脑筋,以山西为例,山西有刀削面、一根面、噪子面、猫儿面、包皮面、拉面、焖面等,苏州人吃的面条只有一种,就是细长的那种面条,但喜欢在面条的汤料、浇头上动脑筋。苏州人吃面条的汤料是用蹄髈、老鸭、鸡骨、黄鳝骨等熬成高汤,面条煮好后从锅里捞起,放入面碗。不放浇头的话,这碗面叫“阳春面”,味道已

是极为鲜美;如再加浇头,更是锦上添花,这个浇头的种类有很多,有焖肉、大排、蹄髈、爆鱼、炒猪肝、咸菜肉丝、扁尖肉丝、红烧牛肉、卤汁面筋、鳝糊、炒肉、虾仁、虾子、蟹黄、辣酱、炒素等,因此苏州人一点都不讨厌吃面。在后世,即使在魔都大上海,也以苏式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