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密位法测距 炮兵手册(第2页)

 孙云球充分发挥了他在光学方面的聪明才智,为乐益学校设计了“开普勒望远镜”,用于上《常识》课时的天文观测。后又在望远镜里增加了棱镜及转像系统,因此双筒望远镜看到的也是正立的像,但这种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最大为8。如放大倍数再高的话,由于拿望远镜的手会晃动,反而会看不清楚。

 刘云龙拿过学生手里的望远镜,问大家:“你们知道为啥望远镜的镜内会产生雾气吗?”

 很多学生听后,都说是镜筒里的空气受热后形成的。

 刘云龙说道:“你们说的很对。这种望远镜的镜筒里面是空气,使用望远镜时,人的眼睛靠近目镜后,由于眼睛是有温度的,所以镜筒里的空气受热就产生了雾气。”

 孙云球问道:“要怎么做,镜筒里才不会产生雾气?”

 刘云龙说道:“空气里面有水分,要防止产生雾气,就得把空气抽空后,再单独充氮气。”

 孙云球一听,拍着大腿,说道:“我怎么没想到呢?”

 刘云龙说道:“你现在知道了,回苏州后你就负责改进望远镜。还有,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超过10后,可以考虑把望远镜架设在三脚架上,三脚架总比人的手来得稳。”

 “嗯,回苏州后,我马上来改进望远镜。”

 刘云龙继续问大家:“相似三

角形的原理你们都掌握了吧?”

 学生们都点点头,说道:“你的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呢。”

 刘云龙又问道:“望远镜原理都掌握了吗?”

 大家都说道:“都懂了。”

 刘云龙说道:“那我就教你们用望远镜来测量距离、高度。”

 孙云球问道:“用望远镜来测距、测高度?”

 “对。”

 “怎么测?”

 “我给你们先讲讲怎么利用自己的手臂来测距。假如你的眼睛与你手臂虎口的距离是60厘米,我们把它划分为100个等分,那么每个等分长就是6毫米。如预知远处某山的高度是100米,你伸直手臂后,竖起大拇指,以手为尺,使‘尺’的‘0’划分对准这座山的山脚,读出山高度的等分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就能算出那座山距你的距离。”

 “如不知道那座山的高度呢?”

 “那我们就利用附近已知高度的目标,比如人、房屋,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来间接测量那座山的高度、距离。这种测量方法在军队里称为‘臂长尺测量法’。”

 “你让我们用望远镜来测量距离,也是这个原理?”

 “对。如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根本无法知道那座山的高度,但通常一个成年人的高度在1米65左右,高个子可能有1米7、1米8,或者房屋的屋脊高度为3米5左右,再利用间接法测量距离。由于我们在望远镜里看见的是一个圆形范围内的东西,每个圆有360°,为了方便我们把这个圆分为6000等分,每个等分就是0.06°,我们把这个等分值称为1个‘密位’,1°相当于17个密位,1个密位对应的弧长等于圆周长除以6000。用望远镜观测时,由于目标距离很远,比如1000米以上,每个密位对应的弧长可近似看做一段直线,读出密位后,就可以算出与这座山之间的距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