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铅笔 发酵粉 热水瓶(第3页)
“我们都不是竹篾匠,铺子里做这种水瓶的竹制外壳,太费劲了。”
“人家线坊、丝坊都能把生活放不出,你就不能把外壳这个活也放出去?”
“哎,这个法子好。”
后来,经成本测算,玻璃坊以每只热水瓶三钱五银子的价格出售。
以前,家里要泡茶时,由于没有保温措施,开水都是随烧随泡。大华公司推出热水瓶后,社会需求量竟然超过了镜子,很多零售商来排队订购热水瓶。
刘云龙从木渎回城的第三天,黄东家亲自把第一批货送到了盘门肥皂铺。
在工人们卸货时,刘云龙引着他沿着运河,介绍他的几个工厂。南边看得见水车的地方是他的织布厂,肥皂铺河对过是他的玻璃厂、五金厂,枣市街那边是他的铁铺,钱师傅也在那边做他的木匠。七子山那边是钢铁化工联合公司,好像那天你也见过了。
听得黄凌波连连点头,心想这个刘大掌柜可真是家大业大。他昨天已和镇上的史婶说过了,让她来探探刘家的口气。
黄凌波离开时问刘云龙:“刘总,第二批货啥时候给你送来?”
刘云龙对他说道:“随你,明天送来也行。”
汪洪亮拿着做的发酵粉,问刘云龙,这个怎么用?
刘云龙让他拿一点发酵粉,回家后让他老婆蒸馒头。
次日,汪洪亮就来告诉刘云龙,他老婆用发酵粉蒸的馒头,一点不比用酵母蒸的馒头差,松松的,软软的,很好吃。
刘云龙说道,以前我们外出时,比如在山里勘探时,要吃馒头的话还得带着老酵,多不方便?有了这个发酵粉,随时随地都可以蒸馒头了。你把做的发酵粉给贝喜鲁他们几个送去,让他们把发酵粉带回家,叫他们的老婆蒸馒头来卖,不就赚钱了吗。
汪洪亮问到,你做的发酵粉不卖钱啦?
刘云龙说道,现在酒石酸氢钾数量少,还不能大量生产,让大家先试用,也算是做广告,将来大规模生产时,就有销路了。再说,你做的淀粉、玉米油不还是可以卖钱的吗?
汪洪亮忙问道,现在我和你伯父、叔父都来不及生产做淀粉了,要不要扩大规模?
刘云龙就说淀粉制作的技术含量不高,暂时不扩大规模了。
汪洪亮问道,红薯能不能做淀粉?
刘云龙说道,红薯也可以做淀粉。把红薯洗净、削皮、切块、捣碎、磨粉,再加入石灰让淀粉沉淀下来,过滤后用水洗涤,再加入稀盐酸中和,静置沉淀后,撇掉水份,晒干,就是红薯淀粉。
在后世,民间用红薯制作食用的淀粉时,是不加石灰,也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来中和的,只是浪费太多,淀粉的提取率只有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