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铅笔 发酵粉 热水瓶(第2页)
潘益飞说道:“我记住了。”
后世很多介绍铅笔制作技术的文章都认为铅笔只需要石墨和黏土,那是德国人最早的技术,后来经不断改进,铅笔用料已有很大的变化。
不过现在还没有橡皮,要涂改的话只能用面包屑、饭粒来消除铅笔痕迹。
刘云龙又来到肥皂铺,让汪洪亮做发酵粉。
汪洪亮说道:“我们和面时,不都是用酵母发酵的吗?”
刘云龙说道:“你那种是利用微生物来发酵的,我这种是利用化学来发酵的。”
汪洪亮问道:“那怎么做发酵粉?”
刘云龙说道:“你用碳酸钙、明矾、淀粉和从葡萄酒里提取的酒石酸氢钾按比例混合,就做成发酵粉了。放点糖,发酵粉就带一点甜度;放点香精,发酵粉就带香味。”
汪洪亮想起用玉米制作的淀粉,问道:“我们做的淀粉浪费太多了,那些蛋白水能利用吗?”
“淀粉不是让我伯父他们做了吗?”
“现在淀粉的需求量太大了,你伯父来不及做,我这里只好又做淀粉了哇。”
“你把玉米皮、蛋白水都扔掉了?”
“玉米皮用作饲料了,可不知道蛋白水能派什么用处。”
“玉米皮可以榨油呀,榨油后的油饼还可以做饲料。”
“玉米皮也能榨油?”
“玉米皮能榨油的,不信你试试。”
“那玉米油可以吃吗?”
刘云龙笑着说道:“玉米又不是棉花籽,它可以吃,用玉米皮榨出来的玉米油当然也能吃。”
“那我肯定是把玉米皮先榨油,再把油饼做饲料哇。蛋白水呢?”
“你把蛋白水沉淀后,与粗渣混合,也是饲料呀。”
汪洪亮想了一下,说道:“这下没浪费的了。”
刘云龙来到玻璃坊,开始指导工人们制作热水瓶。
制作热水瓶胆的玻璃中加入了微量氧化锌、硼砂,以增加玻璃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工人将玻璃液浇筑进内瓶胆、外瓶胆的模子中,再将内瓶的上口割开,外瓶上口、下底割开,然后将内瓶套入外瓶。待内瓶套入外瓶后,塞入石棉砖块,以固定内、外瓶,再将瓶口用玻璃液熔接,外瓶上割开部位也用玻璃液熔接封闭、收圆。外瓶底侧面留有一个孔口,用一根细铁管插入孔口,再用一根更细的、端头带有蘸过桐油封头的竹管将银液、还原液注入内外瓶的空腔内,瓶胆夹层中银镜反应完成后,塞住竹管的口子,抽动竹管,把空腔内的空气抽掉,然后随同细铁管从孔内拔出,在即将拔出时,迅速用玻璃液将孔口封闭。一只热水瓶胆就做好了。
做好玻璃瓶胆后,工人将热水瓶单装入竹制外壳中。
由于还没有后世那种极细的针头及针筒,因此这种热水瓶底部的抽真空的部位做得较粗大。
周泉问道:“这个热水瓶可以卖多少钱?”
刘云龙说道:“这个热水瓶是日常用品,我们要让老百姓都用得起,因此不能很贵。你算一下成本,在交了税赋后有一成利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