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国丈爷周奎(第3页)

 “是有很大进度。可我就纳闷,为啥还有82.5%的没效。”

 “那132个病人中,病情不再发展的有几个?”

 “从把脉情况看,那倒有60个病人的病情没再发展。”

 “也就是说,还有60个人的病情控制住了,对不对?”

 “可以这么理解。”

 “好,假如余下的32个病人原本只能活5年,吃了你的药后,他们的生命延长了5年,这算不算有效?”

 “这个,好像不能算完全有效。”

 “以往经你的手,所有的病人都治好了吗?”

 “那我没这个本事。”

 “应该说所有的郎中都没这个本事。”刘云龙见郑柏荣点点头,继续问道:“你们医家的使命是什么?”

 “用仁爱之心拯救生命。”

 “这160个病人中,至少有150个人的生命延长了,你还不知足?”

 医学中涉及很多伦理、哲学方面的问题,刘云龙也只能简单地和郑柏荣讨论一下。

 郑柏荣听后点点头,问道:“这个药方是你的,是不是该给这个方子起个名字?”

 刘云龙说道:“我只是提了个杀虫的建议,具体配方还是你完善的,所以还是由你来起名字。”

 “这个病主要引起大肚子,我就把它称为‘消肚散’,行吗?”

 “我说过了,起什么名字由你做主。”

 “那就叫‘消肚散’了。”

 晚上,村里很多人涌到苏州胥门去闹元宵了,爷爷、伯父、叔父全家都来到刘云龙家里做客。

 因伯父被禁止饮酒,只能喝茶。他喝了一口茶,指着刘云风问刘云龙:“大侄子,能不能让你堂哥跟着你学点做机器的本事?”

 堂哥刘云风比刘云龙大3岁,已结婚了,尽管也读过几年社学,但只是认识几个字,会简单计算而已,根本就没学过后世的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怎么做机器?除非有天才。

 刘云龙想了一会儿,说道:“跟我学做机器就不要了吧,不过可以做生意。”

 伯父说道:“做什么生意?”

 “做棉花、粗线、细线生意呀。”

 “能赚钱吗?”

 “应该能赚钱。细线是纺织业的中间环节。苏州府境内已有了2000多台细线机,这些机器每天可以纺三万二千锭细线,再加上苏州城乡原有旧式拉细机,苏州府每天的细线产量可达5万锭。今后还会有人来买细线机,不仅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湖州府、嘉兴府也会来买细线机。江南地区细线多了后,需要大量的棉花、粗线,这样江南地区的棉花、粗线就会涨价,堂哥做棉花、粗线生意的话,就可以赚这个差价。”

 “那做细线生意,怎么赚钱?”

 “现在苏州府境内每天的细线产量就达5万锭,今后松江府、常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也大量使用细线机的话,每天的细线产量至少可达20万锭,在织坊大量使用新式织机前,江南地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细线,江南地区的细线价格就会跌价。堂哥把细线运到江北、山东、湖广、福建等地去,不仅能赚取差价,还能维持江南地区细线的价格,不仅村民会支持你,平江大街和其它地方的线坊掌柜也会支持你。”

 刘云风说道:“按你这么说确实可以赚钱,可我没本钱呀。”

 刘云龙用嘴巴朝父亲努了一下,说道:“钱不够的话,你向我爸借点钱呀。你和高木桥、居家园等几个村的村民联合起来后,可以做很大的生意了。”

 父亲听后,说道:“云风呐,大叔家还刚刚起步,赚的钱不多,先借给你2000两银子,可以了吧?”

 刘云龙说道:“爸,2000两是否少了一点?”

 父亲看了看刘云龙,咬咬牙说道:“既然阿龙说少了一点,那就先借给你5000两。”

 爷爷在旁边对刘云风说道:“阿风,你大叔赚点钱也不易,今后要好好做生意。赚了钱就赶紧把钱还给你大叔。”

 伯父说道:“以后做生意时,遇到啥难题要多请教请教阿龙。”

 刘云风忙说道:“那当然。阿龙脑子比我活络,听他的肯定不会吃亏。”

 半天没说话的叔父开口了,问刘云龙:“阿龙,你看我家云雷能做点啥?”

 刘云龙的堂弟刘云雷才15岁,与李必恭一样大。

 刘云龙说道:“他还小着呢。”

 “阿豹不也赚钱了吗?”叔父的言下之意是刘云豹能赚钱了,为啥刘云雷不能学本事赚钱?

 父亲就说道:“要不让云雷去肥皂铺做事?”

 爷爷说道:“我看行,让阿豹、阿雷和小四一起管着肥皂铺。”

 李必恭学徒时,排行是老四,住到刘云龙家后,都随着刘云龙喊他“小四”。

 刘云龙听爷爷这么一说,不能明着反对,毕竟肥皂还是有需要保密的技术。他想到,既然伯父、叔父都变着法子提出了要赚钱,总不能装傻吧。于是对伯父、叔父说道:“云雷就不要去肥皂铺了,不过你们可以把砂皮、淀粉拿过去做。”

 砂皮、淀粉制作没啥技术含量,自己制作的话还浪费人力。

 伯父一听,忙说:“好。”

 叔父见儿子尽管没去成肥皂铺,但终究也拿到了一个产品,于是说道:“也行。”

 爷爷不想给刘云雷某个差事,现在见刘云龙一下子拿出了砂皮、淀粉二个产品,自然也无话可说了,也笑嘻嘻地说道:“这样好。”

 制作砂皮,即使每天制作2000张,一天也有2两银子的净收入,一年就是700多两。

 制备淀粉,即使每天制备400斤,每斤赚10文,一年也有700多两银子的净收入。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度过了这个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