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梭子(第3页)
这几天,他父亲明胶也不熬了,交给肥皂铺熬胶了,自己在工地搭了个草棚,天天在工地蹲守着,毕竟工地上堆积的材料越来越多,得看护着。妈妈也不纺线了,与伯母、婶母他们一起烧饭做菜,照顾好匠人和帮工的茶水、伙食,这些匠人都借住在村里的人家。
晚上没事的时候,刘云龙就点着油灯,在灯下开始编着他的书。
今后要长期发展,光靠他一个人肯定不行,因此他要办学校来培养人才。他准备招收受过义学教育或府试落榜的学生,他们都识字,都学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懂一些简单的计算,通过几年的培养,应该能较快地接受来自后世的科技知识。
刘云龙编着的教材有四套,分别为《常识》、《数学》、《物理学》、《化学》。
编着的《常识》准备分七卷,分别是天文、地理、气象、生物、植物、矿物、卫生。不过,生物学中将删去进化论,在这个时代要是说人是猿猴变的,那大明的那些文人、士子非把他生吞活剥了不可,就如40多年前罗马教廷火烧布鲁诺一样。
编着的《数学》准备分十卷,第一卷是引入阿拉伯数字来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第二卷到第十卷分别是代数、几何学与三角函数、逻辑、数列与极限、导数与微积分、级数、矩阵、概率论、数理统计。
编着的《物理学》暂时准备分五卷,分别是力学、运动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光学,电磁学、原子学待以后再编写。
编着的《化学》准备分五卷,分别是化学元素与原子结构、化学反应及能量、化学反应速度与极限、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至于“化工热力学”、“催化学”、“分析化学”等,只能靠他培养的学生今后自己去发展了。
化学并不是他的专业,编着时靠他初中、高中学过的《化学》及本科学的《普通化学》来编写了。
考虑到将来教学时是逐步深入的,在编着《常识》时,同时编着《数学》、《物理学》、《化学》的前几卷,准备花三年时间编完。
编着的教材,除了《常识》及《数学》第一卷准备出版外,其它书只用于将来的内部教学。这个年代牛顿、高斯、法拉第、拉格朗日、伯努利、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还没出生呢,刘云龙还得想办法给这些科学家发现的定律、定理另外起个名字。
几天后,刘云龙去了吴江松陵镇,了解一下梭子的制作进度,顺便拿回了几个制作好的梭子样品,回到了枣市街,先看了看肥皂铺。
现在肥皂铺的肥皂日产量已达1000块,润肤膏达到了1500盒,大部分搞批发,只有少量零售。
弟弟告诉他,由于粮价上涨,且我们作坊碱的用量逐渐增加,因此碱的价格也涨了15文。
刘云龙心里知道,苏州几个杂货店炼碱的存货量本就不大,即使他们组织货源也需要时间,碱的价格当然会上涨。
刘云龙让弟弟以后采购土碱。
弟弟问:“土碱也能制肥皂吗?”
刘云龙告诉弟弟:“土碱也是碱,为啥不能制肥皂?”
刘云豹是年龄尚小,不知道土碱和炼碱的成分是一样的,只是纯度不一样而已,因此只知道买炼碱。
临走前,刘云龙问弟弟:“熬板油后的油渣是怎么处理的?”
弟弟说道:“一开始是送给坊里工人的,可工人们天天吃油渣吃腻了,也不要了。”
刘云龙说道:“你傻吧,浪费多可惜呀,你可以把油渣卖钱呀。1斤油渣5文钱没人要的话,2文钱总有人要了吧?”
油渣可以烧白菜、青菜,味道很不错,油渣还可以烧汤。
弟弟说道:“我怎么没想到呢?”
刘云豹这几天每天可以赚50多两银子,对这种几文小钱还真没注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