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无题
惩奸除恶计划,自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首先要私下和重臣协商,让他们做好准备,然后才能对外公布。
接下来两天,朱雄英和陈景恪一起召见了各要员,同时也给各封疆大吏去了公函。
对于这么大的行动,一开始大家自然是下意识的反对。
这倒是也能理解,如此大规模针对社会风气的行动,不符合几千年来的治国理念。
大家也担心,这么做会造成很多冤假错案,乃至引起民变。
况且,这也不算是啥光荣的事儿。
哪个朝代要是发生类似的事情,遮掩还来不及,哪会大张旗鼓的搞什么专项行动。
那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吗?
总之,大家反对的理由很多,而且还都说的过去。
如果换成别的朝代别的统治者,或许就打消这个念头了。
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朱雄英和陈景恪。
陈景恪没有用大道理去游说,而是拿出了一系列的详细数据。
犯罪频率增加了多少,给百姓带来了多大的伤害,给朝廷带来了多大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数据是锦衣卫、金钞局和大理寺联合统计的,非常的权威。
同时还有三部门给出了预测,如果朝廷不出重拳,会带来多大的恶果。
这个预测不是什么,道德败坏之类的套话,同样是一系列的数据。
数据是最能说服人的,看到这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数字,就算是再保守的人都沉默了。
再加上内阁、大都督府,以及幕后的那些大佬都已经点头,一众重臣也只能同意了这项行动。
这些人无不是一派领袖,能影响大半个朝堂的人。
当大家统一了意见,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不过在朱雄英公布专项行动之前,另一个消息先一步传扬了出去。
博物院的研究员,应用理科知识合成了一种肥料,可以让农作物产量提升一倍。
这个数据是周王朱橚亲自试验得出的。
现在朱橚在医学界的名声,还要高过陈景恪。
毕竟陈景恪已经不再为人看病,反倒是朱橚一直在致力于医学发展。
建立医学院培养大批的医师,还和朝廷配合,在全国各地建立医学院。
外科手术方面,全国所有外科医师,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还建立植物研究所、医药研究所,研发了许多新药。
而且他的药方还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
他拿出来的数据,基本上没人会怀疑真假。
但这次不一样,粮食增产一倍,实在太夸张了。
要知道,朝廷在东三省建立了八个寒稻研究所。
用了十几年时间也才把寒稻的亩产从一百二三十斤,提高到两百斤左右。
现在只是施个肥,就能把亩产提高一倍?
而且还是小麦产量,还是从两百斤提高到四百斤。
不敢信。
倒也不能怪大家,主要这事儿太过不可思议了。
就这,大家还是比较淡定的了。
如果不是经历过殷薯的冲击,如果不是提供数据的周王朱橚。
大家早就吐唾沫了,根本就不会有怀疑这个过程。
但大家在怀疑的同时,心中也不禁有些小小的期待,如果是真的呢。
不敢想啊。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他们想的还是太保守了。
这种肥料可以无限生产?家家户户都有机会能用得上?
用了这肥料,土地就不用轮耕了?
这……这……这……
这增产已经不是一倍,而是三倍啊。
假的,肯定是假的,这怎么可能啊。
周王提供的数据?
周王是老天爷吗,他说啥就是啥?
圣皇、太上皇、皇上、几十位公卿贵族亲眼所见?
那也是假的,他们被骗了。
天命贤臣、医神、文曲星下凡……陈景恪提供的技术?
嘶……那……那也难保不是……
巨卜木曹,难道这事儿是真的?
随着一条条证据传出,一个个大人物被牵扯进来。
再加上老朱带着那么多人去武器研究院,也是瞒不住人的。
大家没有了之前的笃定,再次怀疑起来。
这个事儿,可能也许是真的呢?
然后一个个去过武器研究院的人现身说法,他们在那里亲眼看到了周王的试验大棚。
里面的庄稼确实长的非常旺盛,一看就能高产。
而且他们还说,这肥料是研究新式火药时候发现的。
这就让大家嗤之以鼻了。
以为我们没见过火药是吧?
种过地的都知道,鞭炮不能在耕地里面燃放
。
少放一点还行,要是那种特别长的鞭炮,放完之后那块地几年长不好庄稼。
得把那一块土挖出来,用新土填上才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