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古国且末(第3页)
有三五口人,在这里放养着几百只羊。
这些人衣衫破旧、头发凌乱,身上脏的看不到一点肤色,远远望去犹如野人。
这些百姓也很少见到这么大规模的人群,非常的紧张。
窦大冲怕引起不必要误会,就让向导前去交流。
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某个部落贵族的奴隶,被主人安排在这里放牧。
他们的主人生活在几百里外的城镇,定期派人过来将养肥的羊拉走。
得知真相,大家都不禁生出同情。
当初他们也不比这些人强多少,是朝廷一系列变革,将他们变成了人。
看着若有所思的苟飞跃,祁子和问道:
“你有什么感悟?”
苟飞跃说道:“我感受到了安平侯的伟大。”
祁子和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安平侯乃当世君子也。”
苟飞跃点点头,又问道:“这种情况,朝廷不管吗?”
祁子和说道:“当然要管,但还不是时候。”
“得等到我们这些人全部安定下来,朝廷真正在西域扎住根,才是改变的时候。”
“我有预感,最多五年朝廷就会动手,到时将会是天翻地覆。”
苟飞跃郑重的道:“到时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协助朝廷,改变这里的世道。”
祁子和欣慰的道:“你有这个理想就好啊。”
本来窦大冲还想买一些羊宰了吃,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
只是这些奴隶不敢卖,也只能作罢。
况且他们拿了钱也花不出去。
最终只能用一些盐和咸菜,从他们手里换了一些水。
他们的水不是地下水,是夏季洪水过后,在地面形成的涝坝(水坑)。
人和牲畜共饮一个涝坝里的水,羊粪在水面飘了一层。
牧羊人习惯了这种生活到还没什么,窦大冲他们实在下不去口。
不过办法也不是没有,在涝坝旁边挖了一个深坑,通过渗透原理获取了干净的水。
将大家的水袋都装满,才再次上路。
一直深入大漠四五百里,都还能见到这种牧羊人。
虽然很可怜他们的情况,但大家心里都暗暗庆幸。
还好有这些牧羊人,他们才能及时补充水源。
虽然水袋里的水原则上够半个月饮用,可变质水实在太难喝,还容易生病。
路上他们也经过了两个朝廷建立的补给站。
看环境,最早应该也是牧羊人放牧的地点,被明军打下来改造成了驿站。
朝廷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小旗(十人)的军队。
还有配套的抚慰使、军医等,总共二十人。
这些士兵的俸禄是外面的十倍,只需要在这里干三年就能获得一级勋位,干六年可以获得骑尉身份。
骑尉,可是阵斩十人才能获得的。
而且他们的生活并不枯燥,读书娱乐之类的设施也是有的。
关键是,每个驿站都有四五十个本地妇女,为他们提供服务。
至于都包含哪些服务,大家都懂。
当然,她们并不是营妓,而是分配给了具体的个人。
除了那个士兵,别人不准碰。
这些女人不是强迫来的,而是自愿过来的。
跟着明军安全、衣食住行都有保障,还有薪酬可拿。
还能学习汉话、写汉字,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要是生了孩子,那就是明人了。
如果她跟随的士兵服役期满,离开的时候愿意带着她,那她就能一起去中原。
即便不愿意带着她,靠着这些年积累的钱财,回到家乡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至于会不会有人因此歧视她们……只能说,西域可没什么贞洁之类的玩意儿。
相反,因为她们会说汉话,还能受到大家的尊重。
想嫁人也方便,就冲着会说汉话这一点,就有很多人抢着娶她们。
只能说,乱世有乱世的标准。
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活下去。
伦理道德那一套,得等大家安全了吃饱饭了,才有生存空间。
朝廷这么干还有个原因,把人留在这里。
挑选驿站兵的时候,优先挑单身汉,他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人都是有感情的,这群单身汉和这些女人一起生活那么多年,孩子都生出来了。
五六年后还有几个愿意离开的?
很多都会选择就地定居,充实西域的汉人人口。
这些带着勋爵身份的人,就是天然的基层官吏,能协助衙门治理地方。
朝廷为了增加西域汉人人口,为了稳固西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十月底,白天还好,晚上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
单薄的被褥,已经无法阻挡严寒。
大家不得不抽出一些时间去捡拾木柴,晚上就围着火堆休息。
不过还好,此时他们也终于要到达最终目的地了。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