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542章 古国且末


 事实上,走到焉耆大家发现还没到地方,已经有不少人发牢骚了。

 倒也不能怪他们,历时七个月走了五千多里,大家早已经疲惫不堪了。

 不少人在路上生了病,尤其是水土不服和拉肚子,几乎人人都有。

 这是由于西域地下水偏咸造成的,没有一年半载是无法适应的。

 饮用河流里的雪山融水倒是问题不大,可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河流。

 大多数地方,都只能喝地下咸水。

 还好朝廷提前准备了大量药物,再加上有群体的照顾,才没有造成减员。

 而且西域气候干旱,很容易感到口渴。

 明明一肚子水,却依然感觉口干舌燥,忍不住想要喝水。

 为此窦大冲等人不得不一再告诫大家,定时定量喝水。

 在沙漠戈壁里把水耗尽,只有死路一条。

 这种种恶劣环境,也进一步消磨了大家的耐心。

 口渴的感觉,也会让人持续性烦躁。

 还好的是,大家也只是发发牢骚,倒是没人敢退出。

 因为在这里只能抱团,退出就是死。

 当宣布继续出发时,大家虽然很不情愿,可还是麻溜的起来打包行李。

 苟飞跃不停的给周围的人打气:

 “大家不要泄气,最后八百里路,我们就能到自己的家了。”

 “大壮叔,加把劲儿啊,小沙才两个月,可还等着享你的福呢。”

 牛大壮嘿嘿笑道:“你大壮叔就劲儿大,有了小家伙我的劲头就更大了。”

 苟飞跃又走了几步,对一个中年妇女说道:

 “三木婶,小云和小朵最近不闹了吧?你要是照顾不过来,就让小溪帮你带一下。”

 三木婶一手抱着一个襁褓,笑道:“放心吧,婶子能照顾的过来。”

 三木叔一边将行李固定在驴子身上,一边说道:

 “咋,看不起你三木叔是吧?我也能带孩子行不。”

 三木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虽然是两个女孩,却也因为是唯一一对双胞胎,很得大家的喜欢。

 三木本来是有点失望的,毕竟这个年代重视子嗣吗。

 可发现大家都这么喜欢双胞胎,也觉得脸上有光。

 再加上四十多岁才得了两个女儿,那也是打心眼里喜欢。

 苟飞跃就这样从队伍的前面一直窜到后面,给大家打气鼓劲儿。

 众人也都给予了回应,看起来还真有点小大人的模样。

 直到……

 “大钟叔快,小十一拉裤子里了。”

 大钟叔连忙往怀里看去,发现一切正常,哪还不知道他在开玩笑。

 倒也不生气,而是说道:“你小子可别忘了你说的话,说将来十一长大了,你可要教他识字的。”

 苟飞跃拍胸脯道:“你放心,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子。”

 这话衬托着他十二岁的年纪,特别的可乐,引得周围人一阵大笑。

 不少人拿他打趣:“呦,飞跃是男子汉了?那小溪啥时候能有娃啊。”

 苟飞跃只能落荒而逃,引得大家哄然大笑。

 有些低落的士气,被这么一打岔,也恢复了许多。

 一旁的窦大冲夸赞道:“子和,你这弟子教得好啊。”

 祁子和笑道:“是他自己聪明,这孩子从小跟着他爷爷乞讨,见多了人情世故,也最懂的看人。”

 “只是以前缺乏教导不识大礼,也没有什么目标,一直得过且过。”

 “我只是稍加引导而已,可不敢居这个功。”

 话虽如此,但脸上的自得是遮掩不住的。

 苟飞跃之前只是有点小聪明,对于是非没有明确的判断。

 至于未来,就更没有什么想法了。

 他只是人云亦云的跟着大家一起走而已,主要是听苟不凡的。

 苟不凡认为户籍重要,他也认为户籍重要。

 苟不凡为了一个容身之处,带着他跑到西域,他也认为这就是对的。

 是祁子和的悉心教导,让他知道了孰是孰非,让他明白了自己正在做什么。

 乞讨时候积累的人情经验,与理论相结合,让他迅速成熟。

 这七个月的长途跋涉,要说改变最大的,非苟飞跃莫属。

 大家是一点一点看着他改变的,并没有察觉到什么。

 现在回徐州找老相识,绝对会非常吃惊,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乞儿小狗子。

 而作为苟飞跃的老师,祁子和是有理由骄傲的。

 祁子和自幼读书,想要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然而蹉跎三十余年也只勉强得了个秀才。

 还好这些年朝廷大兴文教,拥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可以去当地教谕那里申请办学名额。

 当然,不申请名额也能办学,但那只能算是私塾。

 这种学堂多是启蒙性质

的,原则上只负责为学生开蒙。

 家长把孩子送到书院读书,自然不只是为了开蒙那么简单,他们有更高的追求。

 想系统的学习学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县学。

 哪家学堂能将学生送进县学,哪家书院就能招收更多弟子,赚取更多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