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朱老四犯忌讳
漠北,冠军城。
朱棣看着手中的报纸,大笑道:“哈哈……二哥三哥终于会师了,我估计最高兴的就是二哥了。”
徐妙云心下莞尔:“那可不,二哥在碎叶川坐了两年牢,终于可以离开了。”
“不过要说最开心的,还是圣皇和娘娘。”
朱棣点点头,说道:“是啊,二哥孤身一人在安西,爹娘嘴上不说心里是非常担心的。”
“现在三哥去了,咱们的燕国也已建立,三家互相帮衬着,什么麻烦都能解决。”
徐妙云忽然叹道:“也不知道高炽如何了,瞻基今年也三岁了吧?我这个做祖母的还没见过他呢。”
朱棣大大咧咧的道:“他这么大个人了,还有姚广孝帮衬着,能有什么事儿,你们女人就是多愁善感。”
徐妙云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就你偏心,最喜欢老二。”
朱棣有些心虚的道:“怎么可能,我连封国都给他了,老二可什么都没给。”
徐妙云嗤笑道:“呵,别给自己脸上贴金,封国那是圣皇给的。”
“而且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给陛下写信,想给老二也要一个封国。”
朱棣眼神飘忽:“没有,不是,你别瞎说……”
正说话间,一名宦官进来道:“大王,二爷回来了。”
朱棣拔腿逃也似的往外走:“老二这臭小子,回来了也不早点睡……我去教训教训他去。”
话音未落,人已经没了影。
徐妙云无奈的叹了口气。
朱棣喜欢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可问皇帝讨要封国,这事儿太犯忌讳了。
虽然朝廷没有明确说,但大家都知道,只有亲王才能封诸侯国。
除了继承王位的那个嫡子爵位不变,其余孩子全部降等。
亲王其他儿子降为郡王,郡王之子再降……一直降到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属于荣誉爵位,除了见官不拜等荣誉之外,不享有任何实际特权。
朱高煦就是郡王。
给他封了国,其他郡王会怎么想?合着就你朱老四特殊?
但朱棣不是一般人,四大塞王之一,手握北方军团。
朝廷也不好直接拒绝他的请求,于是就走了迂回路线,让徐妙锦给她写信。
徐妙云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一直想找机会劝说朱棣。
只是每次刚起个开头,朱棣就找各种理由打岔或者逃走。
她也曾经劝过朱高煦,但这个儿子性子完全随他爹。
每次和他讲道理,他就是一句话,我的功劳还不能要个封国了?
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朱高煦可不是温房里的花朵,人还没有弓高的时候就上战场了。
这些年一直跟随朱棣征讨蒙元,十七八岁就开始独立领兵作战,去北海就和踏青一样。
身上的伤痕有上百处。
按功劳,至少也得是个侯爵,公爵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也是朱棣想要为老二讨个封国的原因。
可……谁让他是郡王呢,规矩就是规矩。
就在她思考,该怎么劝说朱棣和朱高煦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报信的太监没有离开。
不禁有些奇怪的问道:“郑和,你怎么还在这里?”
郑和却面露迟疑之色。
徐妙云说道:“你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郑和是洪武十八年进入燕王府,深得朱棣和她的信任。
关键是,这些年郑和没少为他们出谋划策,甚至几次代替朱棣指挥大军作战。
是姚广孝离开后,燕王府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也因此,朱棣给他赐姓郑。
若非他是太监出身,这会儿至少是个侯爵。
所以,他在燕王一系里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徐妙云是真没拿他当外人。
郑和问道:“娘娘可是为二爷讨封的事情犯愁?”
徐妙云长叹道:“是啊,也不瞒你,上面对此非常不满。”
郑和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
“奴婢倒是有个办法,就是……”
徐妙云惊喜道:“哦,是何办法?你尽管说便是,说错了也不怪你。”
得到她的允许,郑和这才说道:“娘娘不妨换个思路,此事的难处不在其他,而在于二爷的郡王身份。”
徐妙云有些疑惑,什么意思?
郑和小心的说道:“那如果二爷不是郡王呢?”
徐妙云一愣,然后恍然大悟,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