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军屯制(第2页)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杨洪已经将日本的情况大致讲了一遍。
老朱自然非常高兴,夸奖了这两人并赏赐了一些财物,就让他们下去休息了。
四人热烈讨论了一会儿,老朱就让朱雄英离开了:
“如此大的喜事,要赶紧告知天下人,你就别在这里陪我们了。”
朱雄英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和陈景恪一起起身就准备离开。
马娘娘叮嘱道:“别忘了派人给你爹报喜。”
应了一声,两人一起离开慈宁宫。
走在路上,朱雄英依然有些不可思议的道:
“两波报捷的使者竟然一天内先后出现,太巧了。”
陈景恪深以为然的道:“是啊,这就是天意啊。”
很快两人来到乾清宫,朱雄英派人召见内阁学士及各重臣。
事实上,这会儿该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群臣早已等候在宫门外。
-----------------
日本和西域战场大胜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就传遍了洛阳城。
民间对此倒是挺平静的,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大明的战无不胜,真正热闹的是官僚权贵群体。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只是两场军事胜利那么简单,更意味着官场将迎来一次新老交替。
一次大家期待已久的权力交接。
按理说,权力交接是很多人都竭力避免的,因为谁都不想成为那个失意者。
但这次不同,没有输家。
即便是退出权力中心的那些人,也都得到了更好的补偿。
说白了,饼子做的更大了,可分配的利益就变多了。
权力交替也可以变得如此和谐。
毫不夸张的说,目前掌权的开国勋贵们,比他们的继任者们还要着急。
当捷报传来,不知道多少人放声大笑,就差敲锣打鼓庆祝了。
俺们的封国,终于要兑现了。
想要再进一步的年轻一代们,自然也非常开心。
这群老家伙终于退了,我们的时代就要来了。
朱雄英自然知道大家在想什么,第二天早朝当众宣布,将会开启第二次大分封。
并且拿出了一副地图,上面清晰的标注了,这次将会拿出哪些土地分给诸侯王。
皇帝再次确认了这件事情,群臣自然山呼万岁。
不过紧接着朱雄英话锋一转,道:
“然不论是日本还是西域皆为新土,想要真正恢复治理,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希望群臣齐心协力,协助朝廷尽快完成既定的方案。”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不配合朝廷将此事办好,大分封就一日不会真正落地。
群臣哪会反对,纷纷保证一定配合朝廷的工作。
对此朱雄英毫不怀疑,在此事上群臣会高度配合的。
毕竟事关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出征日本的效率那么高就是证明。
从接到消息到出兵,按照正常来说起码得一年半载。
这次只用了三个月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只能说,利益比任何东西都更能驱动人。
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置日本和西域,则要区分对待了。
处置日本的办法很简单,将大部分百姓迁离本土,一部分安置在大明,一部分安置在各藩属国。
后续还会有一系列的同化措施,比如改汉姓取汉名讲汉话。
至于反抗的,也无需
手软,直接毁灭就可以了。
如此最多两三代人,他们就会被所在的环境同化,彻底抛弃以前的习俗文化。
当年高句丽人就是这么消失的。
日本腾出来的土地,自然是留给诸侯王。
到时候从大明迁徙汉人过去居住,繁衍上几代人,就能彻底将这里消化吸收。
西域不同,首先这里将会变成大明的直属土地,要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系。
其二,这里的情况更加复杂,族群众多,一个不好很容易酿成民变。
关键是,这里离紧挨着安西,大明在这里推行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安西各部族对大明的态度。
所以必须慎重对待。
除非对方直接造反,否则只能采用安抚同化的方式。
作为穿越者,陈景恪自然有办法来应对这种情况。
“在西域大规模施行军屯制度,每个县的旁边都建立一个军屯所。”
“军屯所里生活的全是汉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