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不破见月明

第293章 思想武装(第2页)

 如果次生文明花费大量时间,全面学习呢?

 那对不起,他们会被华夏文明同化,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朱标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就如你方才所说,他们学走了儒家文化,可儒家是世俗思想。”

 “如果他们真的用儒家治国,又怎么会走上政教合一之路?”

 陈景恪心中暗道,这个问题问得好:

 “因为现实会逼迫他们走政教合一之路。”

 见三人满脸疑惑,他进一步解释道:

 “你们对外界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势力之间的碰撞非常残酷。”

 “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部落与部落之间,一直在激烈的对抗。”

 “想要活下来,就要变强,就要吞掉弱者强化自己。”

 “可是每一个国家势力,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想要融合他们谈何容易?”

 “华夏文明自身无比厚重,兼容并蓄,有能力集百家之所长。”

 “我们同化百族,靠的不是毁灭对方的文化,而是将其吸收融入自身。”

 “这一点,是文化薄弱的次生文明无法做到的。”

 “如果他们试图这么做,更大的可能会被反噬,最终自我毁灭。”

 “所以,他们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来搞民族融合。”

 “就只能神化儒家思想,神化孔子,将儒家变成宗教。”

 “然后利用宗教的极端性和传播性,来强行完成思想上的认同。”

 “不信奉儒家的都是异教徒,统统毁灭。”

 “剩下的人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洗脑,就成了儒家的信徒。”

 “这就是为何次生文明必须走政教合一路线的原因。”

 “伊教、基教全都是这么做的,用宗教统一思想,将宗教作为治国的法理根本。”

 “每征服一个地方,就彻底毁灭其文化,强迫其信奉自己的宗教,然后完成融合。”

 他们的世界只有输和赢两个概念。

 输家一无所有,赢家通吃。

 他们无法理解双赢思想,没有家国天下情怀,不愿意也不敢去这么做。

 所以当西方了解了华夏文明之后,感到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样的文
 

明存在?

 灯塔的高官接受采访时直接说,不允许自己的家人接触某音国际版,因为那上面到处充斥着中国文化。

 对他们来说,北极熊的武力威胁最多就是飓风,中国的文化威胁就像是气候变迁一样可怕。

 听到上面那番话,朱元璋三人心中的自豪感都要溢出来了。

 原来我们的文明竟然如此的优秀,如此的独一无二。

 朱元璋一拍大腿,说道:“咱现在相信你的帝国计划能成功了。”

 “老祖宗给咱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财富,若我们还不能利用好,九泉之下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朱雄英激动的握紧双拳,用激昂的声音说道:

 “帝国计划必将成功,未来属于华夏。”

 朱标也心潮澎湃,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追求的正确性。

 就是要继承发展华夏文明,使其变得更加厚重、灿烂。

 同时,他也终于接受了打压儒家的政策。

 他的老师宋濂可以说是当时的儒家第一人,作为学生他自然也深受影响。

 虽然不迷信儒家,但在内心里也难免会有所倾向。

 尤其是陈景恪竟然想复苏法家,他其实很不以为然。

 法家和法治没有一文钱关系,他们的思想是一整套的道德和治国体系。

 简而言之,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框架,将所有人都装进去。

 所有人都严格按照制度框架给的任务去生活,不允许变动。

 你是农民,就只能种地,不允许干别的。

 不能穿华美的衣服,不能享受音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

 每天早上几点出去干活,晚上几点下班,都有严格的规定。

 下班之后还要顺手砍一捆柴带回来,不带的就要受罚。

 哪怕土地是你自己的,也要按照国家的规定去劳作。

 太累了今天想休息一下?对不起,不行。

 工匠子子孙孙只能为工匠,也规定了他们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种制度框架,大家想到了什么?

 种姓制度?九品中正制?

 还有人觉得法家思想比儒家优秀吗?

 有人或许会说,你丫瞎扯,法家怎么可能这么霸道。

 然而,法家就是这么霸道。

 汉宣帝所言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其中的‘霸’就是通过法家来实现的。

 匠籍制度是管仲发明的,他是法家的祖师爷之一。

 娼妓也是在他手里变成了正当行业,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收税。

 商鞅在秦国改革的内容,就包括严格规定百姓必须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

 为什么商鞅死后,全国上下所有人都觉得很爽?

 就是因为从上到下,从权贵到百姓,都是他改革的受害者。

 牺牲所有个体的利益,为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