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四百四十二章 九九八十一难,终会圆满(第3页)

 他们更害怕李隆基驾鹤西去后,李瑄会更变本加厉地清算他们。

 “至尊至……”

 伴随着跃龙殿外的喊声,皇子皇孙忍不住颤抖。

 李隆基倒是自顾自地躺在榻上,接受女儿们为她倒酒,非常任性。

 江山被家贼窃取,心爱之人在一墙之隔的道观之中,不再见他。

 梦中的江山如画,梦中的相思缠绵。

 李隆基现在醉生梦死。

 醉在梦中,睡在梦中。若非儿女们前来拜见他,他还不知道元日到来。

 “拜见至尊……”

 李瑄步入跃龙殿后,所有人都向他行礼。

 即便是对李瑄充满恨意的李亨、李俶等,也得低下头颅。

 李瑄是九五至尊,君临天下。

 “元正之日,不必多礼。我与诸位一样,也是为太上皇尽孝道。”

 李瑄示意在场的皇子皇孙、公主驸马平身。

 此言一出,皇子皇孙们嗤之以鼻,这也太孝了。

 他们觉得李瑄这是故意做给天下人看。

 从太极宫到兴庆宫有夹城,可李瑄却大张旗鼓地从长安的街道出行,于兴庆门进入。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要去拜见圣文神武太上皇。

 “太上皇……”

 李瑄来到李隆基的榻前轻唤一声。

 “七郎啊!国家现在如何了?”

 李隆基看到李瑄后,陡然间又精神了,从榻上直起身。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太上皇不用为此担心。”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每次来,李隆基都醉醺醺的,看到他的时候,又精神得很,而且脾气也非常怪异。

 问他国家之事,又好似习以为常。

 “太平就好……太平就好……”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李隆基纳纳地重复一句后,又向李瑄道:“据说现在许多国家的国王,许多部落的酋长汇聚

在长安,要参加什么百国大会?”

 能听出李隆基语气中的缅怀与羡慕。

 他执掌天下的时候,诸国的国王、酋长,可没有如此齐聚。

 这是李瑄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和李瑄这个天可汗相比,李隆基的天可汗称号不值一提。

 连太宗皇帝这个第一任天可汗,也远远无法比上李瑄的声威。

 “正是!明年三月,大唐在花萼相辉楼举行大宴,向百国宣示大唐的强大,商定贸易之事。”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他知道李隆基有看“大唐月报”的习惯。

 从每月的大唐月报上,李隆基能明白一些国家大事。

 不过身为前任天子,这是一种悲哀。

 “七郎自登基以来,没有进行过大宴。听说你还未选秀纳妃嫔,一年的四季常服不过八件,你是真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啊!就像你曾说过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李隆基盯着李瑄,觉得自己败得不冤。

 始终如一,连登基称帝也这样,谁能辨别忠奸?

 “相比于黎民苍生,我已是锦衣玉食。既已提倡节俭,就更要励精图治。”

 李瑄郑重地向李隆基回答道。

 两世为人,信念坚定。他比许多人更能忍耐。

 有的事情,任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是道德败坏。

 “既然是千年难遇的大宴,七郎会不会邀请我这个太上皇?”

 李隆基这一次没给李瑄甩脸子,说话的时候眼中满是期盼。

 照道理大宴一定要邀请太上皇,并列为上座。

 但李隆基的情况特殊。

 连域外百国都知道李瑄是通过政变,以军政掌握权力。将执政近五十年的李隆基拉下马。

 自李隆基居住在兴庆宫以后,就不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

 是以,气氛僵住。

 周围没有人敢吭声,生怕李瑄雷霆震怒。

 “您是太上皇,怎会不邀请您呢?世人还记得开元天宝的盛世,记得长安城中万花盛开。我现在正式邀请太上皇到花萼相辉楼参加百国盛会。”

 李瑄瞬间就打破僵局,向李隆基发出邀请。

 现在李隆基已经翻不起风浪。

 朝野中亲李隆基的势力,已经被清扫一空。

 看李隆基的身体状态,不一定比历史上活得更长。

 当初李世民照样邀请李渊参加西部北部酋长的聚会,一起载歌载舞。

 李瑄要让李隆基看看,他们治下的大唐,有何不同?

 “我从大唐月报上已尽知除贱为良。开元初期我也如此,国家会不会更强大?”

 李隆基大喜,开怀一杯。

 他又自顾自说了一句,像是自问,又像是问李瑄。

 李瑄笑了笑,没有作答。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李隆基。

 包括李隆基自己!

 “七郎,你的文采惊天动地,雅俗共赏。依照玄奘西行,编著《西游记》,令我不可自拔。你幻想中的师徒四人,能西天取经成功吗?”

 李隆基想到哪说到哪,大有深意地问李瑄一句。

 现在西游记连三分之一都没连载完。

 但已经风靡全国。

 这是皇帝亲自着笔,又赋予神话小说的神秘。

 “九九八十一难,终会圆满。”

 李瑄正色地回复。

 国家的变革,就像是这九九八十一难,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