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四百二十章 登基大典,变革的时代,李隆基与李适之

 太子府,是之前的秦王府,再之前的天水王府。

 李瑄知道他为太子的日子短暂,所以没有将家人接到太极宫的东宫之中。

 他没有彻底坐上皇位之前,不会违规基本礼制。

 在这关键时刻,道政坊聚集的天策卫越来越多,几乎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与李瑄同居住在道政坊的王公贵族,见证李瑄将获得凌驾一切的权力。

 李瑄回到太子府的时候为下午,他今日没有心情去处理军政事务。

 “拜见陛下……”

 裴灵溪、姜月瑶四女出门向李瑄拜道。

 这段时间禅让闹得沸沸扬扬。

 今天上午之时,李隆基禅让李瑄,李瑄含泪受恩的消息,经羽林郎传递至太子府。

 裴灵溪也忍不住激动,她为李瑄获得九五至尊的权力而感到高兴。

 她早有准备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她的夫君到位置后,终于可以大展宏图。

 “诸位娘子请起。”

 李瑄下车后,让裴灵溪等女免礼。

 他又一次向他的女人展现成就。

 在家中面对自己的妻儿的时候,他才能暂时卸下重担,放下天下苍生。

 向自己的妻儿证明他是征服天下的男人。

 他给不了裴灵溪、姜月瑶、霜儿、长离太多,他尽可能给她们最多。

 以为他处理后宫之事。

 明日过后,她们将会封后封妃。

 “世事无常,今我主天下。将更要注重德行。如果政务繁忙,儿女的事娘子们要多加照看。高阳、太平的故事要引以为戒,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情同手足。”

 李瑄叫裴灵溪四女在府中湖畔的阁楼上,召开一个小会。

 最后,他又说道:“子不教,父之过。我也会找时间考察儿女们。”

 大义灭亲,说着容易。

 杀旁系的时候,咬咬牙就刀了。

 真轮到儿子,谁能眼不眨地大义灭亲?

 他真希望儿女们能成器,继承他的事业。

 “陛下放心,妾身等一定督促奕儿、淞儿、蓁蓁,请有学问的老师教导他们。”

 裴灵溪能听出夫君的话很委婉。

 她深感责任重大。

 先帝的残忍故事,使她们心悸。

 “不必苛责他们,也要劳逸结合。尊重他们的兴趣。”

 李瑄又说道。

 他也总结有自古以来,把太子、皇子养成废物、偏执狂的案例。

 请老师是一定的。

 最主要的是,妻子们经常能陪伴子女。

 以往皇子们经常看不见皇帝。

 皇帝也不断地出入三宫六院,顾不过来。皇子公主只有举行宴会的时候,才能看到父亲,还不一定能说上话。

 李瑄只要在国都,不论如何,都会三两天见一见儿女们。

 “妾身遵旨!”

 他们说话的时候,小儿女在阁楼下湖边游玩,现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

 愿他们一直如现在这般亲密!

 “以后国家会逐渐废除宦官的制度,宫中事务,由女官代替。我不管后世如何,在我承天命的时间,宫女有数百足矣。”

 李瑄向自己的妃子透露这件事情。

 历朝历代,皆有宦官干政事情发生。

 宦官贪污受贿,更不计其数。

 当然,李瑄也清楚宦官的好处,可以作为皇帝的耳目。

 在皇帝无法掌握朝臣的时候,可以用宦官。

 但那时候国家崩坏也是一定的。

 另外,用宦官可以在宫中干一些力气活,有的活宫女干不了。

 让侍卫入后宫,有淫乱后宫的风险。最起码与宫女偷换是肯定的。

 但李瑄又不要三千佳丽,不可能有这种风险。

 更没有什么活让宦官去做。

 禁止男子成为宦官,可以增加国家人丁。

 当前,大唐有太极宫、兴庆宫、大明宫、紫微宫、上阳宫,五座皇宫。

 还有次一点的华清宫,两都散落的宫殿群、行宫更是不计其数。

 一共数万宫女宦官,太过离谱。

 他会陆陆续续关闭一些宫殿,向天下宣布他提倡节俭的决心。

 作为一个开先河的君主,他自己是不可能用到宦官制度的。

 他有足够的掌控力。就像开国皇帝一样,没有哪个开国皇帝,会依靠宦官为自己办事。

 同时,他也不希望后世还会有宦官这个群体出现。

 “妾身等无知,只听夫君的安排。”

 她们听到李瑄的话也很吃惊。

 皇帝没有宦官在旁,怎么能衬托出威严呢?

 这已经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再不喜欢宦官,也觉得别扭。

 但裴灵溪、姜月瑶等女对李瑄言听计从。他相信夫君的安排有良苦用心。

 “我也不会选秀女,会好好待你们。”

 李瑄向裴灵溪她们说道,让她们不要有压力,就像在王府时一样。

 四女性格互补,情同姐妹。

 一旦有大量的嫔妃充斥后宫,但凡出现点意外,就会后院起火。

 而且李瑄也不喜无缘无故去纳妾。

 他几个娘子都爱不过来。

 他要将其他精力放在改革上。

 “陛下不可,皇帝采选,是为皇帝开枝散叶,是宗庙社稷的大事,不可例外。”

 裴灵溪连忙向李瑄劝道。

 没有女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男人,特别是可能数月不见,独守空房。

 但她身为正妻,必须大度,有气量。

 现夫君只有三个子女,一妻三妾。

 与李瑄尊贵的身份完全不符合。

 如果李瑄没有三宫六院,是她们的失职。

 在开元年间,李隆基为充实后宫,特意设立花鸟使,不断地为他寻找天下美女,以至于皇宫内宫女嫔妃,达到历史之最。

 宫怨诗能在盛唐兴盛,不是没道理。

 大多数宫女,采选的妃嫔,终生未见李隆基一眼,他们犹如进入冷宫之中。

 宫女思春能思到将信件放在边军将士的棉衣里。

 但没有大臣拿李隆基到处找美女说事。

 可见大臣认为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不用劝说我。这件事情你们做不了主,我更清楚我在做什么!到太极宫,我们一起居住在紫薇殿中,此殿足矣,没必要分开各居冰凉的殿宇。”

 李瑄制止裴灵溪等女的劝说。

 “今后娘子们要像长孙皇后一样,劝说我失德、失公允之事。你们应该了解我,关于礼法和束缚,无法对我进行约束。我与娘子们齐心,一年所节约的钱财,够二十个大郡吃穿用度。”

 李瑄又向裴灵溪说道。

 他是用开元年间比喻的,并且还十分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