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三百八十二章 斩太子亲信,与叛军首战


 “闻殿下被逆贼挟持北上,特来救驾!现天水王已迎接圣人还都,请殿下随末将一起回长安。”

 阿史那扶汶看到禁军士卒放弃抵抗后,来到李亨面前向他一拜。

 此时的李亨脸都被气绿了,他害怕刀剑无眼,投降是迫不得已。

 实际上内心充满愤怒和憋屈。

 本以为抛弃爱姬和儿女们能够到达灵武,不曾想还是被堵在平凉山丘。

 他先后抛弃过太子妃韦氏、杜良娣,再加上如今的张良娣,一定会被世人诟病。

 “你……你身为丰安军使,得到朝廷的荣耀,食朝廷的俸禄,萌荫子孙,为什么不听朝廷的命令,反而听反贼的指示?”

 气急败坏的李亨向阿史那扶汶质问道。

 没有动刀兵,不用担心性命。

 如果李瑄想要除掉他,不必大费周折。

 现在阿史那扶汶“贼喊捉贼”,让李亨不吐不快。

 “殿下言重!我得到是天水王的命令,而天水王是肱骨大臣。如果是安禄山一样的反贼,会直接称帝,杀害殿下。”

 阿史那扶汶面不改色地回道。

 “你口口声声说有逆贼劫持我,看看这漫山遍野,谁是逆贼,不都是忠臣义士吗?”

 李亨指着跟随他而来的宦官、文武大臣,用激烈的语气说道。

 眼看江山要被李瑄窃取,他豁出去了。

 曾经李适之毫无疑问是尊奉太子的,他一度以为李瑄和王忠嗣一样,是他将来可以信赖的心腹。

 但李瑄刚名震天下不久,就在宴会上对他做出失礼的举动。

 而一向对他恭敬有加的李适之,也与他划分界限。

 当时他还不明白,现在李亨知道,这一切都是李瑄的主意。

 李瑄能揣摩圣心,为了取得李隆基的信任,故意他交恶,换得出将入相的高位。

 在李亨话落以后,身边的大臣和宦官泪流满面。

 他们眼睁睁看着李亨被挟持,无力回天。

 太子和圣人都落在李瑄手中,天下该怎么办啊?

 这是忠臣义士的耻辱!

 “宦官李静忠、程元振蛊惑太子殿下,阴谋把控社稷,用心险恶。来人,将李静忠和程元振抓起来。”

 阿史那扶汶大喝一声,他是认真的。

 因为李瑄在书信上告诉他,将李亨的心腹宦官李静忠和程元振全部处死。

 现正好接住李亨的话,下达军令。

 他不知道李静忠和程元振有何过人之处,能让李帅亲笔写在书信上,说明很重要,他坚决完成李帅的交代。

 “遵命!”

 “谁是李静忠?谁是程元振?站出来!”

 阿史那扶汶的亲卫领命后,对着宦官大臣的队伍大喝道。

 李亨懵了。

 当事人李静忠和程元振彻底慌神。

 他们确实是太子的心腹,并出谋划策,但这是他们的责任吗?

 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怎么能让阿史那扶汶一个丰安军使报出姓名?

 “殿下救我!”

 一名奇丑无比的宦官和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迅速跑出来,跪在地上抱住李亨的大腿。

 他们不知道是李瑄要杀死他们,认为只要李亨强硬一点,他们就能得救。

 阿史那扶汶的亲卫看到两人现身后,当着李亨的面,将二人拽起来,拖到一旁。

 “他们只是侍奉我的宦官,为什么要抓他们?”

 最信赖的宦官被抓走,使李亨目眦欲裂。

 特别是李静忠,是他的心腹,一直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解决诸多事情。

 他不能没有李静忠。

 他想寻找渺茫的机会,就必须有李静忠辅助。

 在北上灵武的路上,他准备让李静忠更名为“李辅国”,以表达对他的器重。

 “他们是逆贼,蛊惑殿下。奉天水王之命,将他们处死!”

 “立刻斩首!”

 阿史那扶汶在李亨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向亲卫下达命令。

 “殿下……”

 “殿下救我们……”

 在李静忠和程元振大喊大叫中,被亲卫按在地上,他们吓得尿湿裤子,脸色煞白。

 但他们的挣扎,怎么能比得过亲卫的力量?

 “噗嗤!”

 “噗嗤!”


 亲卫提着横刀,手起刀落,血液喷洒,两颗斗大的脑袋滚落,双目难闭。

 “啊……”

 周围的大臣、宦官大声惊叫。

 阿史那扶汶杀人杀得果断,吓到他们。

 他们以为李瑄要大开杀戒,不知道李瑄杀李静忠、程元振是为了提前剪除李亨身边的心腹,杀鸡儆猴。

 这样血淋淋的场景,震动人心。

 李亨身体向后仰,险些栽倒在地。

 刚才硬气的话,他再也说不出口,只是目瞪口呆,头晕目眩。

 李瑄不给他活路啊!

 年轻的李俶,本心比天高,立志有朝一日能中兴大唐。

 这一刻,他看到权力更迭的残酷。

 一言不合起杀戮。

 他与李瑄几无接触,只是在宴会上看到谈笑风生的李瑄,曾经中秋节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上元夜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多么的美好。

 现在他已经忘了李瑄原来的模样。

 凭借李瑄的心思缜密,回长安后,他们一家很难有机会。

 绝望的李俶握紧拳头,却也将头低下,他目光如炬,心中挣扎!

 “殿下,该上路了。”

 阿史那扶汶提醒愣住的李亨。

 魂不守舍的李亨被丰安军士卒扶上马,沿着山路向外走,他才猛然醒悟过来。

 他身后的谷底中,李静忠和程元振横尸于野,无人收敛。

 “哇哇……”

 一群乌鸦在天空中盘旋,尖锐地啼叫。

 北风微寒,马匹嘶鸣。

 李亨回头一望,心中无尽的悲凉。

 ……

 长安,渭南。

 一支上万人的骑兵杀气腾腾地在关中大地上奔驰。

 他们有铁骑,有轻骑,服饰各异。

 大唐承平一百多年,马蹄声和金戈,打破长安的宁静。

 这是安守忠率领入长安的燕云铁骑和诸胡骑兵。

 他们从潼关出,一路经过华阴、郑县,到达渭南。

 所过乡里,多被这些没有军纪的骑兵残戮。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造就这支骑兵凶猛的战力。

 “启禀将军,经属下探查,长安城外,有不少人奔逃,甚至还有宫女、宦官的踪迹。京兆尹崔光远随时打开长安城,迎接将军入长安。诸宫殿钥匙,也已经准备奉上。”

 一队探马归来后,向安守忠禀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