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间落叶凋谢

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隆基的赏赐,山雨欲来风满楼(第3页)

 安禄山将他的狗头军师高尚和谋主严庄召来后,拍着桌子怒骂道。

 伴君如伴虎,李隆基老了,疑心病多。指不定哪一日怀疑他,就把他召入长安宰了。

 既然已经决定造反,在雄武城中储备兵甲,攻城器械,粮食。利用粟特商人的商贸能力,经营绢钱。

 他迟早有暴露的一天!

 和之前不同,此时安禄山根本不敢频繁去长安,害怕去了就回不来了。

 “杨国忠只是小丑,不必理会他,郡王一定要忍耐住。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我们未准备好,一定不能轻举妄动。”

 严庄向安禄山提醒道,和好几年不同,这两年安禄山的脾气越来越怪异。

 好像和安禄山越来越胖有关。

 “什么时候能出兵?”

 安禄山询问严庄。

 “我们要准备足够两年的粮食,二十万大军的备用兵甲。”

 “您招募的曳落河,也没有完成训练。出兵前,还要派人向同罗、室韦、靺鞨的首领商议,让他们也出兵相助。”

 严庄回答道,给出准确时间:“最好在两年以后。”

 不同于高尚,他非常看重军队的后勤,做好持久战斗的准备。

 成大事者,必未雨绸缪。

 “两年,我还能活到两年后吗?”

 安禄山非常不满。

 河北一些文人官吏,肯定有发现异常的,向李隆基告状。

 大的谋划,粮食的征集,兵甲的制作,哪是那么容易隐瞒的?

 “现在圣人还信任您,如果觉得风声不对,便称病不朝。”

 严庄向安禄山说道。

 远在边塞,称病不朝,能拖延很长时间。

 “我现在担心的,还有西面的那位……李瑄小儿又立下大功,他这么能打,会成我的绊脚石。”

 安禄山看向西面,脸上罕见认真。

 那是他父亲的故乡,任李瑄跃马驰骋,心中没有感触是不可能的。

 他从麾下粟特将领口中得知,大食帝国是比吐蕃还强大的国度,却被李瑄赶出里海。

 安禄山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里海在哪。

 “郡王,西边的国家,战斗力无法与我大唐比较,李瑄白捡的功绩,换做您能做得更漂亮。您征服的奚族、契丹,也十分强悍。我们有幽州劲卒、燕云铁骑,还有您训练的铁骑曳落河,诸胡骑兵相助,必能战胜李瑄!”

 “况且我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搏出功名!大唐腐朽,百姓怨言,只有您能治理天下。”

 “姑且算李瑄勇猛无敌,然古代贵族出身的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照样败给平民出身的刘邦吗?”

 “郡王,谶图早就预测您天命所归啊!”

 高尚再次在安禄山信心不足的时候,为他加油打气。

 安禄山出身低贱,李瑄出身贵族。

 和昔日的项羽与刘邦何其相像?

 “高将军言之有理。况且李瑄在西域,一年内,他不可

能带着他的兵马回来。如果他在波斯,调兵遣将要一年多时间,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哪能比得过燕云铁骑?”

 严庄也向安禄山说道,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坚定信念。

 都这个时候了,还瞻前顾后,那不就是小丑吗?

 况且严庄和高尚真觉得他们有很大概率战胜李瑄。

 这是他们二人,拜为宰相的途径。

 成为真正的天下英雄!

 “以后我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我再忍一时,然后率兵造反,直捣长安!”

 安禄山神情大震,不再生气。

 被两个反骨仔一顿忽悠,他认为至高无上的皇位他触手可得。

 “不!我们是清君侧,杀死霍乱国家的杨国忠!”

 严庄纠正安禄山的言语。

 “对……对!清君侧,哈哈!”

 安禄山说完,哈哈大笑一声。

 范阳城北的原野上,崔乾佑正在训练着八千胡人士卒。

 清一色的胡人,却穿着大唐的铁甲,画风迥异。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铁片碰撞声,这支骑兵在来回奔突,不时取出弓箭射向靶子……

 更北方的雄武城中,一车车的粮食,顺着深深的车辙,进入城中。

 还有一些包着严严实实的车子。

 粟特商人的队伍,正从河南河北,进入范阳。

 而一些丝绸,被安禄山赠送给靺鞨、室韦等部,让他们看到好处。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河中。

 李瑄在柘枝城半个月时间后,确立鲁炅为柘枝城镇守使,以封常清为柘枝城都督留守。

 柘枝城都督为从三品,属于高官厚禄。

 不过李瑄没有给鲁炅五千兵马。

 只是从长城军、安西北庭军中分一千,作为骨干,暂时驻守。

 等回龟兹后,完成召兵,再调入柘枝城。

 葱岭镇守使也一样,李瑄为论惟贞分一千兵马,让他先驻扎在俱密,等待补全兵马。

 两军的配置都是三千步兵,两千骑兵。

 确立唐军在河中的控制。

 和大食控制河中时不同,安西都护府只收取国税,没有像大食一样有各种附加赋税,更不会强行改变河中诸国的信仰。

 大唐的主力兵马,已提前李瑄一步,沿着千泉古道,向安西撤退。

 包括李瑄在此战获得的一车车金银珠宝。

 “封都督,今后柘枝地区,就靠你管理了。短时间很难有移民可以过来。尽可能照顾每一户百姓。”

 离开西原城前,李瑄向封常清说道。

 柘枝地区方圆数百里,面积很大。但移民多生活在药杀水旁的柘枝城和曾经的怛罗斯地区,这里土壤肥沃,适合畜牧,耕种。

 “李帅放心,属下一定治理好大唐的新领地,使百姓安居乐业。”

 封常清拱手回答道。

 虽然能管理的百姓不多,但他深感责任重大。

 他还负责向粟特诸国、吐火罗诸国收取税收,以及调解诸国的矛盾等等。

 封常清苦读经书,有机会独当一面,发挥自己的才干。

 他感激李瑄将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他。

 “两年内,我会提拔你回安西都护府。”

 李瑄拍了拍封常清的肩膀说道。

 这让封常清不解,他这职位,还有什么可提拔的?

 难道是副使吗?

 李瑄没有给封常清答案,骑马带着亲卫离开。

 封常清和鲁炅在俱兰城,目送李瑄入千泉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