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隆武朝的瓜蔓抄

因为万历的放任不作为,不仅导致万历朝地方民政管理失控无序,思想文化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思想文化方面,像满清康雍乾动不动因莫须有的文字过渡解释而九族消消乐不得行,但过渡的放任不管,更是不行,文化上面或许是繁荣了,但人心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朱由校并不是要搞什么禁止民间有不同声音的文字狱,而是要规范指引这些书院合理传播思想与文化,这些书院可不是后世的综合性大学,而是专为考取功名从而出仕为官的科举速成班。

 对于这种政治目的十足的私人书院,朱由校自然是不会对他们关停感到任何惋惜的。

 这些为了科举而存在的书院,既不研究如何提升农作物高产,也不研究如何提升手工业的工作效率,他们研究的只有如何更快捷地考上举人与进士,如何在官场中拉帮结派,从而不断地往上爬,并结成一个个的政治小团体。

 这些人高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所歌颂的读书只不过是科举要考的四书五经,以及过往科考中的优秀时文,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做官,从而形成新的可藐视千万人的官僚士绅。

 他们对于民族与人类的发展,提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反而蔑视与阻碍它们的发展。

 不废除这些不受控的私立书院,不仅继续造成大明官场的思想混乱,加剧党争,同时也会阻碍朱由校将要推行的改革科举内容,以及综合性教育与全民义务教育。

 朱由校本还不想这么快整顿天下书院的,但谁让冯从吾刚好又撞到了枪口上,这种大好机会,朱由校可不会轻易错过,正好借此名义先整顿民间私立书院。

 直到这时,朱由校算是彻底理解了张居正主政时为何要关停天下书院的想法。

 对于皇帝关停东林、首善与岳麓书院,方从哲三人完全可以理解,但借机关停整顿天下所有私人书院,三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