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李世民敢封他爹为太上皇,朱棣你敢嘛?(第2页)

 朱棣闻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朱元璋的这番话是肺腑之言。 

 于是,他认真地在群内回复道: 

 “爹教训得是,儿臣定当铭记在心。关于立太子之事,儿臣会综合各位前辈的意见,结合我大明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为妥善的决定。同时,也会加强对诸位皇子的培养与考察,确保他们能够德才兼备,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秦始皇点了点头,语气稍微缓和了些许: 

 “朱棣,你既有心求教,朕便再言几句。立太子,不仅要考虑其个人才能与品德,更要顾及国家大局与未来。血脉传承固然重要,但更需注重的是能否继承并发扬先皇之志,使国家长治久安。” 

 汉武帝补充道:“确实如此。我朝曾有‘推恩令’,意在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立太子亦需考虑其能否有效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统一。因此,考验与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唐太宗则进一步阐述道: 

 “而且,太子的培养需从小抓起,不仅要学习治国理政之道,更要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方能真正成为心系苍生的明君。朱棣,你可要切记这一点。” 

 朱元璋也点头赞同:“对!标儿便是如此,他虽未及我朝,但其仁德之名,已广传天下。朱棣,你要好好培养你的继承人,让他成为百姓爱戴的好皇帝。” 

 朱棣感激地看了群内一眼,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 

 他深知,这些历史上的帝王们虽然性格迥异、时代不同, 

 但他们都拥有一颗为了国家与民族而奋斗不息的心。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为大明王朝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 

 天还没亮,朱棣便忧心忡忡的起床打开了聊天群。 

 --“诸位老哥们?你们吃了嘛?” 

 --“哈哈,朱棣老弟,你这问候倒是挺亲切,不过咱们这群人,可是不分昼夜,时刻都在‘吃’着历史的智慧呢。”秦始皇的话中带着几分风趣,让原本紧张的气氛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