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年初五迎财神
这不是真的,这不可能是真的!?
辽东得而复失。
简单六个字在心中不断反刍,朱由检每咀嚼一次,就会被骇人的事实割伤一次。
背嵬军反乱,意味着这个帝国最强的羽翼之一折断,双方彻底变成水火不容的仇敌。
一年前的满清就够难缠,如今背嵬军取代满清的一切,成了加强版的满清,割据辽东。
过去关宁军、登莱军光是维持阵线就已是竭尽全力,如今该如何面对武德充沛,火器犀利的背嵬军?
大明眼看就要扫清一切反贼逆党,大踏步迈入中兴。
为什么!
朱由检暗想自己向上攀登十余年,眼看要摆脱亡国之影,就要触碰到中兴大明的光辉……
结果他忽然撞见凶狠的贼寇,一脚将他踹落万丈深渊。
原本只有一步之遥的中兴之梦。
破灭了。
这是比唐朝安史之乱更加酷烈的叛乱!
他就算集结各路边军精华,都不一定能压的下去,何况边军还被他御驾亲征的“微操”葬送了一批。
难道一切都完了吗?
朱由检呆呆望向殿顶,仿佛看见列祖列宗的画像。
他们在他身边飞旋转圈,恶毒的咒骂声如箭矢般穿胸而过,就连皇兄朱由校也在失望叹气。
他感觉自己深陷绝望的沼泽,一点点坠入深处……
等等!
坠入深渊的朱由检忽然浮出水面,终于意识到一处“盲点”。
背嵬军大帅章献忠远征朝鲜都活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暴毙?
而且背嵬军可是一手打出复辽时机、数千人击退十万鞑虏的威猛悍卒啊!
这支临死都要高喊“帝皇万岁”,几乎把忠于大明天子,忠于社稷的念头刻入灵魂的忠臣们,怎会背叛帝皇!
他们怎会背叛大明天子?!
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朱由检赶紧激活脑子,把公文每个字仔细研读一遍,总算找回先前被情绪“遗漏”的信息。
背嵬军因为“祖家军”劫掠百姓而与对方结怨,辽东巡抚于是邀请双方赴宴解斗,结果章献忠与方巡抚发生冲突,后者一怒之下将其软禁起来。
软禁的地点居然加封了木板?
这是软禁?分明是恶意监禁!
随后章大帅在夜里遭遇大火暴毙,士兵们认准奸人谋害大帅,于是掀起叛乱。
好好好。
即使朱由检是头猪,也嗅到这起事件的阴谋气味。这哪是解斗酒席,分明是设局谋害!
方一藻!祖大弼!
此二贼究竟是谁给他俩的狗胆,叫他们谋害章献忠?
朱由检想到什么似的,暗骂一声糟了!
辽东巡抚是担着他的旨意去的。
就算方一藻擅自行动,也可能是“揣摩上意”过了头,把请人做成了杀人,又或者纯是走火意外。
可是世人眼里哪有那么多巧合。
世人只知道辽东巡抚尊了天子的令去“削藩”,甚至认为就是朱由检授意杀死章献忠的。
当初袁崇焕便是这般,一言不合就斩了毛文龙,连提前请示都没做,朱由检登时就傻了。
前宋也有冤杀岳飞的昏君赵构,赵构的名声在如今已是猪狗不如。
甭管赵构有没有杀死岳飞的动机,他朱由检想不想要章献忠的命,这笔账一定被算在他朱由检头上。
而他这一回都不是普普通通的枉杀忠良,而是把人活活烧死的暴行!被烧死的还是大明柱石。
为大明效命的忠臣最后落得如此结局,千百年未有此等人神共愤的暴虐之举啊!
为何燕王朱棣在九死一生的情况下绝地反击?
就因为朱允炆削藩,把几个藩王活活逼死,甚至逼得某位“贤王”自焚而死,把自己的中央大义都丢的一干二净。
这种事情谁听了谁不愤怒?
“该死!”
朱由检骤然捶打桌案,桌上的公文、案牍猛地一跳,些许公文散落一地。
狗官无能!奸臣误国!
一桩请人的差事,竟被他们捅破了苍天!孙猴子大闹天宫也不过如此吧?
朱由检捡起急报公文狠狠投了出去,想象自己狠狠投出短箭,一箭穿死祖大弼、方一藻二贼。
方一藻,祖大弼,此二贼误了国家大事,定要灭了他们三族!
不!九族!
就算杀
他们十族,十一族都不够解气!
可朱由检转念一想,斩尽方氏满门很容易,可是祖大弼的兄长是锦州总兵祖大寿。
这老将已有十年不听朝廷宣召,一直缩在锦州遥控族人。
就算朱由检想杀祖家满门也没机会,甚至还要依赖“祖家军”抵挡背嵬军的怒火……
无奈,愤怒,忧伤,有种怒火中烧,却不得不继续委屈做小的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