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三百一十章 桃花源记

 过了几道防线之后,山中的黑旗营巡逻队松懈了许多。

 没了时刻悬在头顶的死亡威胁,陈靖安终于敢到山林边缘行走,偶尔拿起弓箭,假装猎户在山脚下赶路。

 南部山区连绵上百里,陈靖安并不担心中途迷路。

 山谷,河流,乃至“地龙黑路”延伸的方向都是他的“指路明灯”。

 即使真的迷路了,他也会掏出提前备好的指南鱼,一种由铁片子打造,经过天然磁石磁化的小鱼。

 只要将“指南鱼”放置一碗水上,鱼头便会慢慢指向南边。

 虽然指南鱼的磁化效果较弱,但搭配夜晚悬在北方的“帝星”也能判断方向。

 陈靖安每天晚上入睡前都会掏出一块巴掌大的木板。

 他一边喝着山泉水,一边在板子上刻印一道横杠,方便确认自己的潜伏天数,接着把这些天查到的隐秘信息回忆一遍,最后慢慢进入梦乡。

 山中的百姓应当不少,陈靖安时不时能看见一条条山民踩出的道路。

 这一天,他便瞧见一条羊肠小道直通一处谷底,隔老远都能瞧见一缕缕炊烟升起。

 那里应该是山民的聚集地,而小路与“黑路”的延伸方向偏离分叉。

 在继续沿着黑路前进,还是找点粮食的问题上,陈靖安并未犹豫。

 他瞧了瞧自己口袋里的干粮,仅剩一小半,该找机会“顺”点山民的粮食才行。

 直接拿东西去换是不可能的。

 倒不是他天生爱盗窃,而是这里的山民肯定被黑旗营控制多时,见到他这样的生面孔,多半会把黑旗军叫过来拿他。

 心中对照着炊烟的相对距离,陈靖安谨慎小心摸到村庄附近隐藏起来,拨开草丛缓缓向外张望。

 结果他没看见熟悉的茅草屋,却见一块木质的牌匾竖立在村口位置,上书几个大字——

 多元化影視城

 多,元化影,視城?

 不对,陈靖安心说自己的断句不对,应该是多元,化影,視城吧?

 陈靖安默念了几遍,元一般指的是首席、头榜。

 比如元辅指的首辅,连中三元指的是科举连中三次第一。

 多元差不多就是多个“第一”,狩猎第一,捕鱼第一,或者种田第一?

 想来这里的山民都是干农活的好手吧。

 化影,什么东西化作影子?

 这就比较古怪了,陈靖安想不明白。

 至于最后的視城,应当指的这里叫“視”。

 不过以城代指自家村落,有种自我炫耀的感觉。

 没听说小小村落能当得起“城”字称谓的。

 陈靖安心中诽疑,就让锦衣卫总旗好好瞧瞧你这是座什么“城”吧。

 他打算深入观察山民的活动习惯,以及钱粮牲畜的分布位置,以便晚上一招得手。

 然而当他凑近一瞧,才知道山民们自称“視城”并非夸大!

 这里与其说是村庄,不如说是小镇,甚至能赶上一些中下县城的规模。

 陈靖安惊得目瞪口呆,痴痴地看向远方,上千间大小不一、高低不同、五颜六色的房屋从“村口”向远处延伸。

 每一种风格的建筑群都会修一座高度稍矮的牌匾,上书不同的汉字——

 春秋战国,东西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明清民……

 前面的一些朝代,陈靖安倒是略有耳闻。

 他没执行潜伏任务时,偶尔也会跟官员、士绅一起喝酒应酬,酒席上听他们说起圣人经典,古代历史。

 客人们经常说得满面红光,尽兴而归,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两段历史的点评不一而发生争吵。

 他由此也懂了不少古代史的内容。

 这宋他明白,大明前面是蒙元,然后是赵宋。

 可如今就是大明,怎么大明后面还跟着清、民啊?

 人都还没死呢,怎么能知道人死后的日子怎么过?

 陈靖安一瞬间再次想到赐下“黑龙”的大仙。

 难道是大仙泄露凡间的天机,告知凡人后来的历史是何模样,所以才被司法天神捉回了天庭?

 陈靖安想了想,摸索大明周围一圈,忽然意识到这清该不会指的是辽东的满清吧?

 陈靖安心中泛起一股不详的预感,赶忙朝着“带清”、“民国”的建筑群移动过去,只见一群梳着辫子头的男丁在房屋内移动。

 不过这些山民的辫子比“金钱鼠尾”更加厚实,像是华夏发髻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