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二合一大章)(第2页)
而被砸中的伤兵若是剩下一口气,也会竭尽全力爬出壕沟。
代善起初还不明白伤兵为何要爬出壕沟,这般濒死的身体又不可能活到盛京城下。
随着炮弹砸死的多了些,代善才发现会自主爬出的士兵都穿着非明军制式的头盔服饰。
有的看起来像秦国士卒,有的是紧身干练的异服,还有的身穿单薄布衣好似汉民奴隶,一身的腱子肉却暴露他是精锐战兵……
他们拼尽全力爬出壕沟,与埋头挖土的队友击掌交接,竟是不想自己的尸体阻碍队友前进的步伐。
这是何等舍己为公的赤诚之心!
这份为了最后的胜利,也要燃尽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就连代善这位敌人也不由心生敬佩之心。
这让他想起驾驭球形风筝深入辽东的明军士卒。
难道他们与今日冒死挖沟的明军是同一序列,是传闻中能止八旗小孩夜啼的“黑旗营”、“背嵬军”?
若是这支背嵬军鼓舞了明军士气,打崩黄台吉的主力倒也不冤。
毕竟明军从不缺精锐,也不缺人力,缺的是敢打敢杀的猛士。
好在背嵬军人数也就数千人,应当是辽南决战折损严重磨干了骨血,就连武器装备也遗失不少,所以才被迫穿戴清制布面甲。
要是背嵬军有两三万人,他代善就算有一百个分身也守不住。
明军接下来的举动也验证他的猜想。
敌兵接连两日都未发起进攻,而是闷头苦干挖掘更多战壕。
代善第三日天亮登城查看,只觉得敌兵编织了一张蜘蛛大网,将盛京四面团团围住。
既然是想长期围困盛京,干嘛要挖掘如此“眼花缭乱”的壕沟大阵,两条环形壕沟就足以困死盛京。
代善害怕强攻,却不畏惧长围。
他派遣数千旗丁下乡“征”粮,超额囤积满足全城半年的粮食,军械弹药也储存良多。
这些天派人临时打造的守城器械几乎堆满城头、墙根,不断熬煮的金汁散发出阵阵恶臭。
他榨干宝贵时间为守城增添一分胜率,就算黄台吉的援兵远在野人女真的地界也不怕。
眼下明军在等待皇帝御驾亲征的部队,而他也在等待黄台吉的援兵,就看谁的援兵先到。
他相信战马更多的黄台吉会先一步抵达盛京,而城外长困的明军也会被一战击垮。
不过代善的猜测对了一半,背嵬军的确要困死他,但不是要长期围困,而是防止城破之际有人能逃出去。
……
当天早晨,所有明军、前奴隶现民兵都收到背嵬军主帅饭后进攻的命令。
做饭的火夫们忙碌着,因为此次进攻沈阳是一场关乎辽东命运的大战,打赢打输都影响着接下来更大决战的走向,各部明军都拿出压箱子的战
利品。
各种活畜现杀现做,只要缴获来的高档肉菜米尽可能填入铁锅。
这几天不光是明军顿顿有肉,就连那些刚改组的民兵也能吃饱高粱米和窝头。
而今天要正式决战,火夫们把余下的好东西全煮了,丰盛的伙食堪比新春过年。
战辅兵们看到碗里热气腾腾的饭菜,感慨这是他们半生吃的最好伙食。也有人戏谑地低语,这就是上刑场前的断头饭。
就连饮酒禁令也在此刻被暂时解除,一坛坛酒水开封,给每一位战辅兵蘸满一碗。
将官们端起酒碗,对着自己统帅的战辅兵说几句漂亮的场面话,亦或是沉默良久再吐出几句祝愿大伙都能斩获大功活下来,将来封妻荫子,公侯万代,说罢一饮而尽,将酒碗翻转。
所有背嵬军披上麻布孝衣,抬着一口口棺材来到营地最前方。
明面上的背嵬军主帅章献忠站出来,随军的唢呐乐队适时响起,忧伤的音乐中透着一股钢铁般的坚定。
章献忠与其他副帅、参将打开一坛坛美酒。
章献忠独自一人走到营前五十步的位置,高举酒水倾倒而下,酒水落地发出哗啦的声响,“这里是浑河血战的地点,是大明忠臣义士挥洒汗血的战场!当年就是在这里,沈阳永远脱离我们的怀抱……”
章献忠转过身面向排兵布阵的兄弟与友军,顿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注入脑海,隐隐从眼眶中涌现。
“自萨尔浒之战以来,自辽东沦陷以来,自数百万辽民沦丧鞑子之手以来,过去整整十九年!
这十九年我我们辽民像狗一样活着,像蚂蚁一样任由鞑子践踏。
不知道有多少辽民盼望王师收复辽东,盼啊,盼啊,盼到尸体都化作白骨!
今天,我背嵬军来了!带着数万鞑子的首级杀回辽中平原,杀回了我们的家乡!
我将亲自带队冲阵杀入城中,若我不幸战死,就由副帅接位指挥,副帅战死,就由参将指挥!参将战死,就让游击指挥!
此战我背嵬军决不后退,哪怕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也要打破这座城池,为我们辽东惨死的百万百姓复仇,为我们这些还活着的辽民复仇!”
所有辽东出身的军民闻言怔住了,数十年的屈辱与悲惨仿佛在此刻化作泪水涌出。
这么多年的恩恩怨怨应该在此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