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余沉香

第一百三十章 你过关(第3页)

 但数百名与黑旗营并肩作战一场的前包衣、奴隶百姓,不由得抖擞起来,纷纷以黑旗营正统辅兵自居。

 颇有一种“我先来的”上下尊卑,言语间对这些后来者颇有讽刺与鄙夷,监督起这伙罪人包衣一点也不含糊。

 为区分两者的区别,黑旗营给前者定名为辅兵,为后者定名为“刑徒军”。

 至于八旗掳走的奴隶百姓暂时安置在顺德由知府老爷节制,待战事平息再由官府协助归乡。

 眼下建奴虽败,但其主力犹在,若是溃逃的败卒与建奴主力会合一处,仍旧是督师无法处理的顽疾。

 卢象升召集诸位将领,包括黑旗营将官一齐议事——

 如何应对建奴的主力问题。

 建奴就像一群饿狼穿梭在大明腹地,只等官军露出破绽便会一拥而出。

 其实破敌之法很简单,把友军全部集结起来,力往一处使,就能重创建奴。

 只是友军们个个畏敌如虎,探马一看到建奴先锋,官军主力便立即后撤数十余里。

 黑旗营集思广益给出的建议很简单,用首级去诱惑散落各处的友军集结过来。

 明军之所以畏惧建奴无非几点。

 一是将官害怕野战不敌导致自己全军覆没,在这大乱之世若没了兵丁便没了话语权,只能落得赋闲在家的下场。

 黑旗营襄助卢象升打赢巨鹿之战,胜利的消息很快便会在华北平原传播开来:鞑子也并非不可战胜的。

 二来明军怕打赢了损失惨重,军功还被文官老爷夺了去,落到手的血汗赏银也会被贪污打折。

 而卢象升的人品武将皆知,决不会侵吞他们的军功与赏赐,只要人人奋战便能正常晋升受赏。

 当然了,光凭口说可不一定说服这些“畏虏如虎”的胆小鬼。

 还需要一点甜头给他们尝尝。

 卢象升对诸位将领下令,“你们立刻派出骑术好手,各带十颗真鞑子的首级去唤陈制台、王总兵、李总兵、孙巡抚、高大监前往临清屯驻,若他们按时抵达,本督便再给他们补四十颗真鞑子首级。”

 按照这些人统领的部众,若能不战拿到五十颗真鞑子首级,纵使不能官升一级,也能抵消一次“戴罪立功”的缓刑。

 他们为了拿到剩下四十颗脑袋的“尾款”,也为验证卢象升酣畅大胜的真实性,肯定会尊命前来临清会合。

 卢象升加急上奏的捷报很快传到皇帝陛下御前,各地逗留的巡抚、总兵也都收到卢象升绝地大反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