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要点校后汉书!(第2页)
“只是,嘉陵江堤坝年久失修,如果现在要全面整治,需要花费不少,不知圣人是什么样的想法?”
这就是明晃晃的要钱了!
这阎宗义不愧是有家学渊源的工部尚书,工程都还没有开始,他这位工部尚书还完全没有接触到嘉陵江堤坝的具体情况,就已经开始要钱了!
要钱!
这是每一位工部尚书都终其任职需要时时考虑的问题!
做工程,就是耗钱!
可以说,工部尚书只要一开工,就是花钱的开始。
所以,有经验的工部尚书都知道,尽量减少钱的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工程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把钱的方面的问题都协调好。
虽然这很困难,但是也有尽力去做。
天皇李治早就想到了,阎宗义会提到钱的问题,而在他的眼里,钱,从来都不是问题。
只见天皇大手一挥,就指向了许圉师。
“这个简单,找许公就是了!”
“他是户部尚书,朕的钱都是他在管着,嘉陵江的灾情又是他提起来的,说不定他早就给你准备好这笔钱了!”
“是不是啊,许公?”
笑!
李治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许圉师简直是呼唤苍天,欲哭无泪啊!
苍天啊!
我只是想做一件善事,为什么把自己也给玩进去了?
蠲免税赋呢,只是一件随手功德而已,真的算不上是多么巨大的牺牲。
古代不比现代,有计算机统筹,有各种登统的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税收的有效征收。
而对于现在的利州而言呢?
遭了这么大的灾,本地百姓都还没有搬回去,这笔钱,其实一两年之间也是收不上来的。
熟谙户部事务以及地方情况的尚书许圉师,果断出击,干脆就把这笔钱给蠲免了。
说起来呢,也算是天皇天后做的一件功德了,顺便给他老许头也积攒一件好事。
也就是说,蠲免利州的赋税,对于户部来说并没有实际的损失,可是,许圉师万万没想到,李治的志向还挺远大的。
他不是已经不太管事了吗?
不是已经没什么斗志和信心了吗?
为什么还要发动水利建设这种大工程,他不知道这要花费多少钱吗?
对于户部来说,对于许圉师来说,
这就等于是既不能从利州收到一分钱,还要拿出大笔的赋税去给当地百姓修建大型工程!
钱!
那都是户部的钱!
那都是老子辛辛苦苦收上来的钱!
这还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惜啊!
任凭你许圉师再怎么不高兴,这笔钱现在也是花定了,毕竟这位阎宗义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其实早就盯准了许圉师的钱袋子,只是需要李治的一句话,才可以把老许的钱变成他的钱。
一切,都是他的阴谋!
那么,这位被许圉师恨到了骨头里的阎宗义又是何许人也呢?
阎立德认识吗?
不认识他不要紧,他还有个弟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就是著名的大书画家,阎立本。
这阎氏一族在隋唐时期几乎是几代都在工部相关的部门任职,也可以说是家学渊源了。
阎立本一家也可以说是出身贵族世家的。
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的母亲,是北周皇帝宇文邕之女,清都公主。
其父阎毗,在隋朝的官职就是殿内少监,这个官职在隋朝也是负责内宫建设的。
而在阎立本之前,他的哥哥是先做了工部尚书的,后来,哥哥去世,弟弟又接任。
一门两兄弟,同时成为工部尚书,一时也成为了大唐官场上的佳话。
然而,佳话也有终了时,阎立本于咸亨四年去世,也就是两年以前,他就已经去世了。
对于阎立本的逝世,爱才惜才的天皇李治也是呜呼哀婉,于是,喜欢收集叠叠乐的天皇李治,立刻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继续提拔阎立德的儿子阎宗义做了工部尚书!
现在你知道,这位阎尚书的底气是从哪里来得了吧!
因为人家本来就有能力,又有后台,当然牛气!
李治的这一决定,瞬间让抠门的许圉师破防了,自此之后,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朝堂之上,你就再也听不到许公的任何声音了。
钱!
那么大的一笔钱!
心都在抽痛!
许公的心已经牢牢被金钱占据,不能自拔。
看到朝臣们如此,天皇李治也是得意的很。
好啊!
朕又解决了一件大事,朕不愧是大唐天皇!
朕的能力还是那么的强!
看来这个皇帝再干二十年是没有问题的了!
眼见着天皇高兴,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号称某地又捉住了一只白雀,这完全就是祥瑞,还请朝廷昭告天下。
这就是来上赶着拍马屁的。实事一件也不干,就知道用这些招数欺骗皇帝。
什么?
白雀?
那是什么东西?
乌鸡吗?
老实说,自从穿越以来,李贤还从没有见识过任何一件在大唐可以称之为是祥瑞的贵物。
古代就时兴这个。
上一世李贤对历史的认知也就有限的程度,绝对算不上是大家,甚至连善于拉表格的野生历史爱好者都算不上。
但就是他这么一个半吊子,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也看到过无数关于祥瑞的记载。
什么白雀都是寻常物种了,还有白龟、白鹿,什么五色鸟都是随处可见的。
甚至是连生了不同分穗的禾苗稻子也可以被称之为是祥瑞,被当地的官员呈报到中央朝廷,给自己加一份功绩。
至于我们的天皇天后,众所周知,两位也都是好大喜功之人,毕竟,泰山封禅都去了。
这还不算是最顶级的好大喜功之徒吗?
此处就要拉踩李小九了。
论军功,他爹李世民是他的n倍,结果,连李世民都没好意思去的泰山,小九却去了。
他不只是去了,他还有很好的借口,打着为李世民圆梦的名义,不只是自己去了,还把亲亲老婆也带去了。
这样的行为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动机?
这个泰山,我儿子上过,我老婆上过,就我没上过?
大唐战神李世民:敢情,最后受伤的就是我?
这位官员本以为,趁着李治心情好,蹭一蹭流量,说不定可以拉到一个好评。
就算是无法升官,至少,一个存在感是拉满了的。
奈何,听到这白雀的消息,李治立刻就扳起了脸孔。
“朕并不相信这些民间的祥瑞,尔等是早就知情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李治才说了一句话,那位上赶着献殷勤的官员就觉得,这大脸火烧火燎的疼。
啪的一下就抽上来了!
“微臣知罪!”
“微臣罪该万死!”
李治发怒,那可不是轻易能混过去的,那官员登时就跪了。
扑通一声,李贤从没在宣政殿的大殿上听到过如此清脆悦耳的跪地声。
实在是过于真情实感了!
“死,倒是也不至于。”
“你也是一片好意。”
“不过……”
“既是祥瑞,必然是这世间的珍奇,这样的珍奇,怎么可以看着它被放入宫廷,献给朕来赏玩?”
“朕统御四方,所求的不过是四方百姓的平安富足,如今,朕登基为帝已经有二十年了,自觉,虽然比不上三皇五帝,至少也可以算得上是个明君,既然是明君,就要对世间万物有些尊重,既是祥瑞就该让它保佑民间才对,如果没有捕获的,不得惊动,如果已经被捉的,也立刻放归。”
“不得有误!”
李治才刚刚表态,武媚娘就紧跟着上来,给亲亲老公一个台阶下,但仅仅是如此还是不够的。
不够表现一代圣皇的爱心。
于是,李治就又找补了几句。
不得不说,天皇李治的这个举动还真的是一大善举。
古代的这些祥瑞啊……
其中也多得是一言难尽的。
这个世上哪有什么所谓的祥瑞呢?
异常的天象,不过是少见的天气现象,和古人不能理解的异常星象而已。
至于这些动物的,植物的所谓祥瑞,更是人们对不常见的,稀有品种的缺乏认识的具体表现。
古人蒙昧,这本没有什么可以被指摘的,这不过是时代的锅,是科学不进步造成的。
可是,当这些形形色色的祥瑞被包装成进献给皇帝的贵物,它们的味道就彻底变了。
进献这些所谓的祥瑞的人,也不过是为了给君主献殷勤,为了得到自己的特殊目的,升官发财,甚至只是一个存在感,别让皇帝陛下忘了我,他们就可以以各种名义把包装的的好好的祥瑞送上去,绝大多数皇帝对这些祥瑞都是不会拒绝的。
但是,李治却并不喜欢。
一切,都和他这副病恹恹的身体有关。
从年轻时候开始,李治的身体就不是很强健,金石医药,他不知道尝试过多少。
可是,有用吗?
没有用!
一点用处都没有!
李治的身体并没有因为那些号称神医的人的精心医治就有扭转乾坤的好转。
所以,久而久之,他就明白了天命自有所归,也不是他的人力就可以改变的。
就算是皇帝又如何?
还真的能万岁千年吗?
如果真的可以,那么父亲的功绩要比他多得多,身体素质也好得多,不是也该撒手的时候,就要撒手吗?
从那个时候开始,李治就明白了人力是无法和天命抗争的。
既然无法抗争,那么,还委屈这些祥瑞做什么?
还不如令它们回归山野,重获自由。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治这个皇帝当的也确实不算赖。
除了喜欢和孩子们勾心斗角以外……
一些坏事解决了,一些好事也解决了,眼看着好事和坏事都解决了,李贤就观望着局势,主动迈出了一步!
终于轮到我出场了!
我,就是大唐太子李贤!
从今天开始,我要让人人都记住我的名字!
李贤向前一步走,来到了预定发言的位置,李治专注的目光立刻赶到。
来了!
朕就知道,朕的贤儿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大朝会上!
迎着这样期待的目光,李贤大声言道:“启禀圣人,儿臣想要召集一班文臣,修订注释《后汉书》,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