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72章 尊主庇民,轮得到他?(第2页)

 但是,李渊想把皇位传承下去,也依然免不了要遭遇种种困难。

 这一次,不是他这个做皇帝的父亲要猜忌做太子的儿子,而是儿子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有我没他的地步!

 最终,一个宽厚仁慈的皇帝爹爹也依然无法阻挡儿子们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发起了轮番大战。

 可以说,对于皇帝和太子来说,这两个人既是至亲,又是天生的竞争者,这样的竞争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与此同时,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对于有些皇帝来说,这却是一个魔咒。

 以前隋文帝来说,隋文帝本就文治武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按理说,他应该会喜欢像自己一样英武的太子。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次子杨广,当初就是靠着装傻装乖才最后成功越位,把大哥给赶下了太子之位的。

 说到底,为什么太子这个位子,危险系数这么高?

 还不是因为这个职位本来就以变动性强著称吗?

 几乎没有哪一个能够在位二十年以上的皇帝,他的太子是没有变动过的,换人是常事。

 谁让咱儿子多呢?

 一个太子,不管他干的好不好,时间长了,在眼前晃悠的次数多了,就总觉得碍眼。

 会挑他的毛病,而在其他皇子都有可能上位的前提下,那些排在太子后面的皇子,没有点想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太子当然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地位相当的危险。

 

 而对于李治来说,一个英武的太子,正是他所担心的,主要是,他自己的位子还能不能稳的问题。

 众所周知,满朝公卿对于李治依靠扶持老婆平衡朝堂势力的做法实际上是非常不得人心的。

 很多大臣都反对他这样的做法,更加对他有可能把朝政假于妇人之手这件事有高度怀疑。

 那么,在对李治看不惯的前提下,一个勇武果敢的太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吸引大臣们的注意。

 大臣们注意他了,李治就不会注意不到他。

 你看,这个矛盾不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吗?

 可以说,大臣们越是表示对李贤的支持,越是吹捧他的功绩,李治对李贤就越是看不惯。

 谁让你那么能干的?

 谁让你表现的这么好的?

 你的眼睛里,还有没有我?

 做皇帝的,就是这么的不讲道理,你能有什么办法?

 甚至,对于李治的强词夺理,反驳都是现成的。

 是谁让太子挂帅出征的?

 是李治!

 是谁枉顾太子的意愿,一定要让他挂帅的?

 还是李治!

 要知道,当时李治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李贤可是不愿意去的,他还枉顾面子,匍匐在自家阿耶的脚下,苦苦哀求的。

 结果呢,还是被李治狠狠的抛弃,赶到了战场上。

 怎么?

 太子按照你的要求上战场了,你却又看他打胜仗,受到群臣拥戴,不高兴了?

 这是一种什么脑回路?

 不打胜仗,难道,打败仗吗?

 打了败仗,作为皇帝,你会高兴吗?

 可打了胜仗,群臣欢迎喜爱,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虽然李治的种种想法,总是令人无法想通,但只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身体孱弱的皇帝的位置上仔细的想一想,就都能明白了。

 在勇武的太子面前,李治很有危机感啊!

 可怜的老父亲!

 …………

 特意亲自将赞表送进了宫的薛元超,才刚刚出宫,就在平康坊碰上了老朋友。

 正是侍中郝处俊。

 对于自己的爱好,薛元超一向坦坦荡荡,没有一丝一毫的回避。

 自从回到了长安,他便时常流连在这平康坊中,吟风弄月。

 你要知道,多年颠沛,已经让他对这样风雅的生活已经太过遥远,太过生疏。

 于是,自从回到了长安,他便沉浸在这样风花雪月的生活当中,恣意挥洒。

 流连风月场所,这是很多男人的爱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样的生活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不过是沉醉温柔乡,提供情绪价值而已。

 玩弄更多女人?

 或许也是的。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青楼艳妓那柔情蜜意的温言软语之中,也不见得就真的有多少真情实感。

 有些只是迫于无奈,期待着可以攀上一个有情郎,救她们出苦海。

 而抱着这样幻想的女人,往往也只会落得一个竹篮打水而已。

 都说女人的嘴巴甜,其实,很多流连风月的男人,靠的也是一张巧嘴。

 对于这青楼里的女人,他们当然是喜欢的,因为从玩物的性质上来说,这些女人的质量要远远高于自家老婆。

 为了可以在青楼混出头,很多头牌花魁也需要学习多种技艺,就连吟诗作对也要粗通一二。

 这样才可以在文人中间打转。

 而且,可以混出头的娘子,再怎么样也都要有一副好脸蛋,一副好身段,要不然,郎君们花了大价钱,看什么?

 

 玩什么?

 最最重要的还是青楼女子可以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就算是一头哼哼,到了她们的嘴里也能吹成潘安再世。

 大多都是为了你兜里的钱,但也有少部分是为了你的感情,那种小情小意,多有情调啊!

 一边是知情知趣的美艳小娇娘,一边是只知道唠叨,甚至还拈酸吃醋的黄脸婆。

 哪边更有吸引力,那还不是一眼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