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72章 尊主庇民,轮得到他?

 圣人这是,怒了?

 不知为何,来福竟然从李治那惯常挂着一副舒缓神色的脸上,看出了一丝丝恼怒。

 这是怎么回事?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薛元超到底写了什么?

 这个老头子,他又在搞什么鬼?

 无数的疑问从老太监来福的头脑中窜出来,犹如脱缰野马,拦都拦不住。

 可他能怎么办?

 事到如今也只能服从圣人的命令,乖乖的带着奴婢们退出蓬莱殿。

 “来成,留一只耳朵。”

 虽然来福一向忠贞不二,没有坏心,但是,身为在内宫行走几十年的老太监,有些事情,只要能够保持不动声色,还是要了解一下的。

 尤其是像今天这样怪异的事,完全放着不管,实在是太不放心了!

 嘶……

 刷刷……

 来福他们才刚刚离开,蓬莱殿里就响起了清脆的声音,看到李治的行径,武媚娘登时呆了!

 “圣人!”

 “这可是证据!”

 “怎能撕毁?”

 “证据?”

 “媚娘,你想证明什么?”眼看着一张张写满了字迹的白纸被撕成了碎片,完全分辨不清楚一个字。

 饶是如此,李治还嫌不够,甚至还亲自端来了一盏茶,将那些碎纸片全都浇上了水!

 一盏、两盏、三盏……

 很快浓墨写就的白纸上,就黢黑一片,全都印染到了一起!

 分不清你我了!

 一个字都分辨不清!

 “媚娘,朕的儿子是好儿子,只是这些大臣,他们就不能稍微克制一下吗?”

 “难道,他们就一丝一毫都想不到,他们这样做,会害了贤儿吗?”

 武媚娘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他们怎么会认为自己在做坏事?他们只会觉得,自己忠肝义胆,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拥戴太子!”

 “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天经地义!”

 四个字。

 满盘皆输。

 尊主庇民。

 何为“主?”

 何为“民?”

 为什么要尊?

 为什么要庇?

 这四个字,哪一个字轮得到他李贤?

 薛元超不过是一个刚刚被复职的官员,此前若干年他就因为不识时务,看不清形势而屡遭贬谪,现在看来,虽然在外敌颠沛了那么多年,年纪也一大把了,他还是没有一丁点的长进啊!

 李贤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他最需要的就是低调!

 这么一个骁勇善战的太子,难道,李治还不明白他的好处吗?

 难道,他不明白满朝文武对太子的欣羡,期待吗?

 他懂的!

 他都懂!

 作为初登战场的大唐太子,李贤仗打的漂亮,写一些吹吹捧捧的文章,本没有什么稀奇。

 这些日子以来,也不乏一些没眼力的大臣将这样的文章呈现上来,李治不过都是一笑而过,并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

 薛元超的这一篇,问题就是大大的有!

 谁让他这么写的?

 究竟是谁让他这么写的?

 李治真的想敲开这个老头子的脑壳,好好的研究一下他的大脑构造。

 李贤当太子才几天?

 他就能做天下的主人了?

 这大唐境内的百姓,究竟是属于谁的?

 谁才是他们的君父?

 是我!

 还是我!

 天皇李治!

 目标天可汗!

 

 李贤?

 他还没轮到呢!

 还远得很,远得很!

 这群自作聪明的大臣,总是这么愚蠢的可笑,他们也不想想,李贤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而李治需要的太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诚然,作为父亲,作为皇帝,李治当然希望太子李贤优秀能干,只有他具备成为一个好皇帝的资质,这个大唐交到他的手中,李治才能够放心。

 可问题是,这个度,很难把握。

 尤其是野心,这个虚无缥缈的小东西,该如何平衡,就更是一个学问了。

 过分老实或者是过分的英武,大约都不是什么好事。

 想当年,作为汉武帝的太子,老实说,刘据就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太子,他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给刘彻当了几十年的太子。

 结果呢?

 还不是被刘彻无端猜忌,最后落得一个身死非命的下场?

 刘据何其冤枉!

 谁让刘彻活的时间太长了呢?

 谁让刘据的这个太子还能做到五十岁呢?

 双方都只能感叹,对方的命实在是太长了,要不然,这一段故事的结尾,一定不是以那样惨烈的方式收场。

 皇帝没有不多疑的,那么,对付多疑的皇帝,就非得有一些非常的手段。

 更何况,那可是金灿灿的皇位。

 几乎可以这样坦率的说,得到了它,就得到了一切!

 谁能抗拒皇位的巨大诱惑?

 比方说,咱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便是相对来说并不多疑的一个皇帝。

 李渊出身富贵,既没有起自布衣的苦哈哈的奋斗史,也没有众多兄弟觊觎他的宝座。

 在自己比较能打的基础上,上苍又赐给了他一个更加能打的儿子。

 他就是秦王,李世民。

 自李世民十五岁从军开始,他就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军事素养,一路开挂,可以说,李渊这个父亲,是被好儿子夹带着,登上皇位的。

 做了皇帝的李渊,对大臣们也基本是信任的,几乎没有猜忌功臣的帝王老毛病。

 你看,这不是一个非常宽厚又开朗的好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