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爹是好爹,儿是好儿?(第3页)
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武媚娘话中的敷衍,根本不会受她的蒙蔽。
他刚想据理力争,却见早早出去催促消息的来福,竟然反身回来,手里还擎着一沓纸!
看到那些熟悉的纸张,李治顿时心中一喜:“送来了?”
“终于送来了?”
李治快步迎上去,就差将那一沓纸一把抢过来了!
“媚娘啊,你真是料事如神,说来就来了!”
李治喜形于色,说起来,若是按照时间来算,也差不多了,自从上一次裴炎的书信送过来,已经过了十几天,都已经走完了一个节气。
送信又不是行军,快马换了一匹又一匹,追求的就是一个速度,从甘州到长安,最多十几天也就该到了。
那纸张又轻薄,运送起来又方便,况且,上一次经历了分批送信的延误,李治已经特别吩咐下去,沿途各级驿传,凡是从西征大军前线送来的东西,不管是普通的战报还是一沓一沓普通的记录,都不例外,全都用最快的速度送到长安。
这样一来,天皇对自己的判断也就更有信心。
上一次正是说道,李贤带领大军,将要略过河州,直逼肃州,这样的奇袭战略,究竟成功了吗?
路上还顺利吗?
一路上又发生了什么奇遇?
每每想起这些,李治就更加期待,然而,与兴奋雀跃的他不同,此刻的天后却异常的平静。
在来福还没有说明真相之前,她似乎就已经窥探到了端倪。
呵呵!
有些人啊,还是像以前一样,一点都沉不住气。
你且仔细看看,那一沓纸像是裴炎的风格吗?
来福手里的那一沓纸,看起来确实是好几张,而且,每一张都是写满了字迹的。
但是,那是重点吗?
那根本就不是重点!
重点在裴炎一向都是个啰啰嗦嗦的人,而且,从他的字字句句当中你还可以明显的感觉出,这个男人,对于李贤把他拉上战场这件事,还是很介意的。
虽然言语当中都是吹吹捧捧,但是敏感的人还是可以感受到那种怨气。
怨夫嘛,那种气息都是掩藏不住的。
只是裴炎自己不觉得而已。
你想,一个怨夫,有了发泄的机会,那还不是每一次都要长篇大论?
看看他平时的表现就知道了,那一写都是一个麻袋都放不下的!
至少两个!
两个麻袋!
能是这么轻飘飘的就拿过来了吗?
幼稚啊!
同样感觉也席卷过了天皇的心头,就是在他兴冲冲的拿起这一沓纸的时候。
而来福的声音也紧跟着响起:“启禀圣人,这些不是裴舍人的记录,而是薛公的奏本。”
“薛公?”
“薛元超?”
“他写个什么本啊!”
“谁要看他的本!”
李治嫌弃的要命,简直是连看都不想看一眼,恨不得赶紧扔到垃圾堆!
可惜。
虽然嫌弃的很,虽然他的嫌弃,人尽皆知。
这蓬莱殿里的男男女女,没有看不出来的,但是呢,想到自己还是万人之上的大唐皇帝,李治就只得捏着鼻子,勉勉强强的读了个开头。
开头而已
!
只有一个开头!
这都已经是大皇帝给面子了!
要不是看在以前还挺欣赏薛元超的份上,李治连个开头都不会看!
可是,等到真的用眼睛去看了,李治又后悔了!
这个老头子,真的是……
难评!
只见他洋洋洒洒的浪费是十页纸,最后的心血大作就是这样似的。
“臣观太子贤,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拘一格,披甲胄则身当执锐,所以吐蕃披靡,群小匿迹……所以能尊主而庇民,幸矣!”
“圣人,这薛公的文字……有待商榷吧!”
武媚娘眼前,是李治表情越发怪异的一张脸,凭着她对李治的了解,李治绝对不会对这样一封赞表无动于衷。
这……
就是薛元超绞尽脑汁,穷尽智慧,用时十几天,最后完成的一篇鸿篇巨著!
其文,多大数千言,但是,能够给李治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只有这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
如果没有这一句,也许一切都还可以付之一笑,甚至他还会觉得,这个老汉迂腐的可爱。
然而,现在是有了这么一句话。
因为这一句话,一切吹捧,赞扬好像都变了味道。
过了一会,李治才轻哼一声,笑道:“薛公的文采,真是不减当年啊!”
当年?
这个词语,用的多少有点奇怪。
虽然赞表多达上千言,还是被来福亲自捧着送进蓬莱殿的,但是他自己却一直谨守着本分,没有多看一个字。
连眼珠子都没有斜一下,以至于,现在天皇的脸上为什么会涌现出这般怪异的神色,其原因,他是不得而知的。
但是,他不知晓,不代表天后不知晓,李治览阅的时候,她可是一直都在旁边看着的。
既然李治提到了当年之事,看来,距离薛公再次倒霉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你们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