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陆羽:我还没上车,等等!!!(第2页)
陆羽实在听不下去,神色古怪地打断孔讷这一连串的感叹:“你这凡尔赛的话能不能别在我面前说,真的很欠揍。”
“凡尔赛是何物?”
孔讷一脸茫然,不过他也没打算深究答案,只当陆羽又有了新奇的想法,“先生的确是这世间一等一的奇人。
希望日后还能与先生畅谈。”
孔讷一边说着,一边朝陆羽躬身行礼,态度倒是颇为礼貌。
“先生,今日就此拜别。”
孔讷再次说道。
随后转身,在身旁仆人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很快便消失在陆羽的视线中。
“衍圣公府应当能稳住了。
有此子在,日后虽不敢说高枕无忧,但在朱老鬼的眼皮子底下,传承应当还是没问题的。”
陆羽心中感慨万千。
然而,等他回过神来。
一转身环顾四周,发现这偏僻之地人影稀少。
仔细一看,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而且陆羽记得,这护城河之地与国子学以及他的府邸距离可不短,严格来说,简直太长了,差不多有几公里远。
陆羽顿时瞪大了眼睛,大声喊道:“我还没上车!我还没上车!”
“孔兄,等会儿再走!!”
“等会儿~”
……
下午时分,武英殿内。
亲军都尉指挥使毛骧将旨意小心放入怀中,恭敬答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将旨意安全送达南孔一脉,绝无半分遗失。”
“下去。”
朱元璋挥了挥衣袖。
毛骧离开武英殿后。
一旁正在俯身阅览奏章的朱标,面露疑惑之色,拱手问道:“父皇,上午不是已将旨意交给衍圣公之子孔讷。
如今为何又要送一份旨意到南孔一脉?”
朱标实在不解父皇此举的深意。
朱元璋唏嘘着叹了口气。
他踱步走到武英殿门口,看了一眼宫道上正快步离去的毛骧,却开口说起了另外一个话题:“标儿,你觉得那旨意里写了什么?
你可猜得到?”
朱标一时踌躇不决。
若说猜不到,先生陆羽此前在国子学担任祭酒时,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以及初入朝堂,拨乱反正、临机应变的极致表现。
众人皆知,自然也瞒不过父皇;
可若说猜得到,揣摩父皇心意,作为臣子这可是大忌。
一时间,朱标不敢轻易开口。
他这是为了陆羽考虑。
朱元璋将朱标的这一幕看在眼里,心头又是一叹,说道:“那旨意其实咱并未写什么,但那混小子必定猜到了。
然而作为天子,心思若被旁人轻易知晓,绝非好事。
标儿,所以咱又下了一份旨意。”
朱标似有所悟。
两份旨意,分别送达南孔一脉与北孔一脉。
这代表着帝王的平衡之道,也体现出帝王心思的反复多变。
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掌控手中的权力。
对于身为天子接班人的朱标,朱元璋一直致力于将这种帝王思想言传身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他领悟。
朱标能理解到这一步,也算说得过去。
朱标心中对父皇的圣明叹服不已,面上对朱元璋也多了几分恭敬。
毕竟天子权柄,常人难以尽知。
“标儿,咱年纪大了,身子越发不中用了。”
朱元璋沉默良久,又说道,“即便有陆羽那小子献策有功,加上太医院那边的膳食改制,让咱身子骨比往年强健了些。
但人终是会老的,帝王天子也是人。
标儿,等到有朝一日你坐上我这个位子,当了皇上,陆羽便不再只是你心目中的先生,也不再是你的挚友恩师。
他只是你的臣子。
对他,可用可压。”
朱元璋说出这些呕心沥血之言,这是他作为帝王多年来发自内心的经验之谈。
此刻。
虽还未到寿终正寝之时,但他觉得有必要将这些
理念悉数传给朱标。
“父皇,儿臣不敢苟同。”
朱标来到朱元璋身旁,为陆羽辩解道,“先生应当不是那样的人。
先生若有权欲之心,恐怕入朝之后早已勾结朋党。
而且之前在工部立下诸多功劳,先生却至今只是一个小小的洛阳督造,国子学祭酒之名,先生也未曾再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