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买鹿制楚(第3页)
这一番话,听得朱元璋云里雾里,朱元璋埋头细品,久久仍难知其味。
朱标见此,继续说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只要能达成这贸易关系,日后我大明再想征服那些小国,只需少量兵马便可传檄而定,毕竟,他们国内的士绅勋贵,已被这贸易关系牢牢绑架,与我大明有了实质的利益勾连,到时候就算这些小国的国王想反抗,也都是孤家寡人,无兵可用。”
“就如同《管子》里的买鹿制楚一事吗?”听到这里,朱元璋终于听出味来,连忙说道。
买鹿制楚讲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想要讨伐楚国,管仲献策,让齐王出高价钱向楚国购买楚国的特产梅花鹿,并且发动齐国的氏家贵族一起大量的向楚国购买梅花鹿。
而楚国民众发现齐国人高价买鹿,纷纷放弃耕地种粮,开始养殖梅花鹿,然而此时,齐国也在出高价大量的向楚国周围的国家购买粮食。
待齐国把军队所需的粮食购买足够以后,就放弃购买梅花鹿,恰逢青黄不接之时,齐国对楚国发起了全面进攻。
楚国由于国家没有存粮,军饷不足,而周围各国的粮食也都被齐国买光了,这就导致楚国虽有大量的钱财,却没有支撑军队参战的粮食,最终无法与齐国对抗,丧师失地。
“虽然意思不同,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朱标点了点头。
这下子,朱元璋彻底明白了过来,这所谓贸易朝贡体系,是将周边国家的资源和财富都吸纳过来,为大明所用。
比起刀兵征伐,这种软刀子手法,更显阴险,也更加省事。
能当上皇帝,能开创大明帝
国,朱元璋自不会被仁义道德所束缚,即便朱标素有贤名,可一旦涉及大明江山和家国利益,他的道德水平也随之变通。
在经济上占其他小国的便宜,朱家父子可不会手软。
而高丽是大明近邻,若要发展贸易,当是极佳的试验对象。
当即,朱元璋对着朱标说道:“如此,那就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理,正好,高丽权臣李成桂之子李芳远,近来也到了应天,你就在他身上试一试这贸易朝贡体系。”
“这李芳远怎么会突然来我大明呢?”闻言,朱标却是一惊,当下,高丽国仍是王氏掌权,李成桂作为权臣,很为高丽王所忌惮。
李芳远一个权臣之子,跑来宗主觐见,是要做什么?
朱元璋撇了撇嘴:“这李芳远此行,该是受其父之命,来探我大明口风的,他李家虽名义上是高丽臣子,可实则早已把控了高丽朝政,高丽王权力日微,看情形已难以回天。”
“显然,李成桂感觉时机已经成熟了,有了取王氏而代之的打算,此刻派儿子过来,该是想探听我大明态度,为将来谋朝篡位做准备。”
中原王朝这边进入元末纷乱的时候,高丽王朝同样如此,各种战乱不断,时任上将军的李成桂抓准时机,不停的领兵平叛,在这过程中,他不断积攒兵权与威望,逐渐成了高丽国内第一权臣。
除此之外,李成桂还积极与高丽国内权贵联姻,巩固了其在统治阶层的地位。
相较之下,高丽王王禑反而毫无威望,只能仰李成桂鼻息,照这样看,李成桂谋朝篡位,已是势在必行,而他派儿子朝觐大明的目的,自也显而易见。
“如今,这李家有求于我大明,想来不敢回驳咱们的要求,只要咱们提出贸易之事,他定会同意。”
朱元璋倒不在乎高丽国内的政乱,只要能促成这贸易之事,将来高丽国无论是谁做主,迟早都要改姓“朱”的。
“如此,儿臣便去会一会这李芳远!”朱标想了想,也点头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