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界工业之巅二磕
第五百八十九章:自主(第3页)
我们和其他高校、试验机构一起披荆斩棘,也只是在勉强开垦一条可供行走的道路罢了。”
周瑜一直都认为,基于稳态微聚束的极紫外光源技术,也只是能够解决自主研发光刻机中最核心的光源难题,除此之外,半导体产业的革新和进化,还需要大夏联邦半导体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相互配合升级,才能获得真正成功。
听完周瑜
的讲述之后,邹王振教授也是感慨万千。
“光刻机这个设备,一直都是工业明珠中最闪亮的一颗。
它背后的一整套纳米工业产业链,根本不是一所高校、一个实验室、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
阿斯麦公司和我的团队也有过沟通交流,他们最顶级的一台光刻机,其内部就有超过10万个高精尖的零部件,它们来自蓝星全球5000多家供应商,并且在组装的时候,还要保证整台机器的所有零件都要达到纳米级精度。
贵公司的微聚束极紫外光源粒子加速器尚未建成,其他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也远远没有达标,还有咱们大夏联邦的高精尖机床,现在也发展迟缓。
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啊。”
听到这个感慨,周瑜也点了点头。
“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半导体行业,就是为了咱们华夏一族可以从芯开始,完成高科技产业的真正自主发展。
以前在上沪辅旦大学进修国际关系学的时候,我就看了太多的世界历史上的强国,因革新自主而强大,因无法自控,无法自主而衰退。
除了光源之外,我们还需要突破更复杂的光照反射镜光学系统,并且联合大夏联邦的所有有志之士,和高校、研究机构、其他合作企业们一起,集齐光刻机所需的每一个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