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大妞的未来
人聚在一块就得唠嗑,难免也得扯几句接下来的分田分地还有孩子们读书问题。
往前推个十年,知识分子还事臭老九遭人嫌弃呢。
可老牛家的牛桂枝能从个平平无奇的乡下妇女,如今成为京都学校的大学生,这带头作用很是明显,让孩子多读一年的社员挺多。
人都有个从众心理,别人家孩子都继续上学了,自家孩子不去显得丢面,也叫孩子抬不起头。
再者,先锋生产队去年年终家家户户几百块钱的纯收入也是个底气。
六年级的事在先锋生产队没有起什么波澜......。
当然也有埋怨,好些就想找牛翠兰打听看看有什么内幕。
元宵节晚上算热闹的,可没人瞅见牛翠兰。
正主现在脑袋一个两个大,隔天一大早才出现在生产队,而且是为了亲妈做个早饭。
打从六年级的通知下来了以后,人要么就是领着公社小学和初中的老师们开大会,要么就是琢磨写教案。
这年头的老师真是没得说。
民办教师待遇本来就不咋的,以前都是生产队推荐着来当老师,教书就等于是算工分了,也有队里管着老师的口粮。
今年开始要分地了,往后再也没有谁管着谁的口粮了。
民办老师们家里头事也多着呢,可牛翠兰说着开会,也没谁落下一场。
干老师这行业凭良心呢。
就拿公社初中来说。
学生是不多,当初本来也是为了全公社的孩子离家近点。
以前有劳改农场几个知识分子撑着,师资力量还成。
之前走了大部分,如今也就剩傅教授连加上她,还有另外两个民办老师。
那老头真跟蜡烛似的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吃的是草吐的是血。
堂堂课都没缺过席,这会听说初二要上初三得考试,人又琢磨着怎么能叫学校里头的初中生有个学上。
牛翠兰一路上就光寻思这些了。
人倒是没忘摘点菜,就这路来来回回不知道走多少遍了,她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无误的摸着目的地。
路过老太太那一分地时候,人没从哪寸草不生的土上察觉出什么来。
往前走还寻思今儿是速度慢了还是咋的,怎么还没到地呢。
都走到头快进家门了,人还寻思奇了怪了,老太太的菜地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