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游击战专家(第2页)

 “因此,必须要想办法做到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

 李耀军话锋一转,“但是,最终你们依然会被突破,会被团团包围在狭窄的地带里,你们没有任何机会反败为胜。”

 “在这种情况之下,将对方拖入持久的治安战,是唯一的选择,拼的是你们的对手无法承受长期作战所带来的一连串后果。”

 “在此基础上,你们要广泛取得更多国家的支持,至少是不反对,如此,你们的战争才有胜利的希望。有一点是明确的,你们必须要在军事上占据优势。”

 最后一句话有点难以理解。

 “并非一定要是狭义上的军事胜利才能获得优势,你们要考虑,什么样的代价是敌人难以承受的,要想方设法攻击敌人这样的弱点。”

 “敌人很强大,但我相信,他们的承受底线绝对远远高于你们的承受底线。亚斯先生告诉我,你们做好了打光所有人的心理准备,你们做好了牺牲所有人的准备,那么敌人呢?”

 ……

 李耀军用了足足一个小时的时间,针对性地剖析了双方的具体情况。

 接着,他的授课逐渐走向具体,从具体的情报获取方式,到城市游击战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从非对称进攻作战,到城市巷战作战。

 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就把以上这些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讲了个清清楚楚。

 亚斯全程听课,听了之后,他才意识到,李耀军延长培训时间之后,还必须采取这种高密度的课程安排,才能完成全部课程的授课。

 对他和他的战友们来说,李教官所提到了的每一种战术,都是让他们耳目一新的。

 原来仗可以这么打的!

 以弱敌强,用最简陋的武器打败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是谁,又是谁最善于这么做?

 答案不不言而喻。

 一周的军事理论课之后,李耀军开始组织这些指挥骨干开始实操教学,从连排战术开始。

 牛力那边早两天就开始进入实操阶段了,他负责的是班组战术、单兵战术,这一类内容更多是实操。

 针对亚斯他们的特点,牛力选择了我军经典的三人战斗小组编制来进行教授。

 具体来讲,十二人的步兵班,分为四个战斗小组,每组三人,班长副班长分别带一组,轻机枪一组,狙击步枪一组。

 这样的战斗编组非常灵活,且火力搭配合理。

 在武器配备上,牛力做了针对性的调整。

 如,一个步兵班,要有半数以上的人配备反坦克单兵火箭弹,一次性的那种,使用穿甲弹的,用于打击敌方的装甲目标。

 如,步兵班里至少要配备一挺自动榴弹发射器,作为自身携带的支援火力。

 在战术上,牛力重点教授了如何利用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进行机动作战,他明确要求,步兵班要提高机动能力,能够通过地道网络在短时间内向某一个点集结起来,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一点。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微型无人机的优势,通过携带炸弹或者炸药包,打击敌军的机动部队以及集结地,甚至可以通过空中投弹的方式对敌军的装甲目标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