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93章 通讯(第2页)

 鹿安日前收到登州来信,大明副将尚可喜在搜刮广鹿、石城等五岛后,投降后金,加上之前的孔、耿二叛将,后金的攻坚能力、航海能力大增,而我大明则是迅速衰败。

 长此以往,建奴为害,恐怕不会低于金、宋,而是远迈元、宋。

 鹿安不忍心看到国家沦丧,更不愿意见到民族垂亡,哪怕粉身碎骨,鹿安也毫不惧怕,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夺出一个朗朗乾坤出来。”

 “这些是你的哪位师长教你的?”

 “没有任何人教我这样的话,可以说此时的大明,尤其是江南,大部分人都压根看不起建奴,觉得其不过是芥藓之疾。北方百姓虽然惧怕建奴,但是反抗也是没有组织,徒增伤亡,不影响大局。这纯粹是我个人的见解。”

 “那你此来意欲何为?”张来福仍然说的不紧不慢。

 “不敢隐瞒老祖、总务,鹿安曾经在登州北隍城岛和芝罘岛有过布局,花了大量的心血,鹿安看到了旅顺将士们誓死抗敌的行为,也看到了众多无辜百姓居无定所,对未来茫然无知的困惑。

 所以鹿安就想先从北隍城岛这个小地方开始做起,逐渐积累实力,有朝一日,可以东征灭虏,为我中华清除外患。但是很多事情急不来,缺人缺粮饷,无不是巨大的困扰,只能一步步来。

 自从上次登州来信,尚可喜叛变投敌,信件竟然经过好几个月才能寄到我这里,鹿安就决定一定要先建立好一个比较完善的通讯体系,来及时获知消息。因为朝廷让鹿安回乡读书,鹿安不得不从,只能通过通讯体系的完善来进行遥控。

 所以鹿安就斗胆请示老祖,希望借用我祖父的大管家张孝吴,让他带着人和驯养的信鸽,陪着我走一趟登州,把信鸽传信体系给慢慢建立起来。还请老祖和总务能够批准。”

 令张鹿安感到疑惑的是,大厅中又陷入了一阵寂静当中,他抬头望去,只见张来福侧身倾听,似乎要听清楚老祖说的话。

 张鹿安看到张来福身体逐渐坐正,于是赶紧坐好。

 张来福说道“老祖问鹿安,鹿安是想成为岳武穆那种为国为民之帅?曹孟德之类乱世中之枭雄?还是有企图成为朱洪武那样定鼎中华之王?”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以回答。

 张鹿安思考半天然后从容说道“老祖和总务请明鉴,鹿安材质平庸,只敢见贤思齐,哪里能如岳武穆和朱洪武之万一?纵使曹孟德也是能文能武、选官任将,从而安顿一方。

 鹿安不敢自吹自擂,也不能妄自菲薄。

 只能郑重起誓,一定以横渠四句之意,时时警示自身,努力向前,死而后已。”

 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鹿安可知?光是通讯顺畅,是不能够完全控制一个地方和一方诸侯的,更别说是遥控!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反制力量,鹿安可有安排?”张来福再次发问道。

 “回禀老祖、总务,鹿安心理深知一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强大的武装做后盾,在这个乱世里,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

 所以鹿安先前交结过澳门的葡萄牙人,目的就是引入先进的火炮火枪,鹿安还希望能够从南直隶毕懋康那里学习燧发火枪,发展芝罘岛逍遥城就是为了凑集经费。

 但是也遇到一大瓶颈就是,鹿安年纪小,不为人所重视,人微言轻之际,很难使人完全效忠……”

 张鹿安如实回答道。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倒是非常有意思,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这是后世太祖的名句,深受百姓们衷心爱戴的中华革命家所言,当然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共鸣。

 但是此时的张鹿安是绝对不能够承认的。

 “是。鹿安只是觉得随着红夷大炮和各种火器类武器的发展,刀枪棍棒等冷兵器的时代,不能说一定迅速消亡,但是以枪铳为代表的火器时代一定是重要性越来越大。所以才断言一定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定要特别重视火器武器的发明和生产建设。当然这也隐含着更为重要的一层含义,那就是武力的重要性,没有强大武力支撑的政权就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