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93章 通讯

 第93章 通讯

 “容妹妹在信里说鹿安坚持要离开霍丘?他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怎么也不拦着,那万一有个好歹,可该如何是好啊。”陈利芸母亲刘氏拿着手里的信件显得有点焦急的说道。

 “回禀陈夫人,我家少爷确实有重要事情要做,期限一个月,暑假结束后,会及时赶回来入学的。少爷特定强调只要许由一个人护卫即可,路上行程费用和许由本人的今年年饷全部由张家来出。”张捡这回意思传达的非常准确。

 “许由一个人如何确保安全?要不多带点人?两家这等关系,干嘛还提什么钱不钱的?”

 “少爷交代,许由一人护卫即可,另外在陈家店内帮忙的郭小文也将一并离开。”

 “那好吧,我会安排好的……”

 张捡又去面见许由,许由本人也表示没有问题。张捡就带着准确的答复,回来复命。

 张鹿安从容氏那里领来五十两银子,然后带着张捡,上街买了一点糕点和水果,准备前往霍丘夹洲。

 张氏的马匹都放养在夹洲,有需求时,再向老祖申请。老祖虽然已经一百岁了,但是依然牢牢的掌控大局。

 个中原因也是令人无法明了。

 反观张鹿安的祖父张如梅,虽然七十多岁了,但是已经口鼻歪斜,无法真正管事了。

 张鹿安的四叔张可简虽然留在夹洲,但是做的都是庶务管理。

 所以还得亲自去求老祖。

 张鹿安让张捡在霍丘马市包了一辆马车,然后带上礼物,前往夹洲。

 算上第一次手忙脚乱的拜访,加上正月族中大拜的一次,这已经是张鹿安有记忆以来第三次到来,所以一切轻车熟路。

 张鹿安也是先看望了祖父张如梅,情况还是老样子,顺便和祖父的大管家张孝吴致意打了招呼。然后就来到了老祖所在的祖庭。

 张鹿安跪下拜见,抬头望见,老祖仍然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总务张来福仍然待在老祖身边,犹如仙人护卫。

 只见张来福轻挥云展,周围伺候着的佣人仆役,拉着呆呆的张捡走出了祖庭大厅,此刻大厅中仅有老祖、张来福和张鹿安三人而已。

 “鹿安,你起来。”老祖说道。

 张鹿安起身,望向十米开外的前方,老祖的眼神依然如矩,偶尔转动的眼珠,证明他还是活着以外,已经很少能够听到他亲口说话。再望了一眼张来福,然后坐在蒲团之上。

 张来福首先开口道“鹿安,在学堂课业有所长进,所作三首诗歌堪称佳作,值得肯定。”

 张鹿安心底一惊,但是随即面色如常道:“感谢老祖、总务夸奖,鹿安不胜惶恐,诗词小道,不足为论。”

 “哦?那么何为大道?”张来福表现地很有兴趣。

 这个问题,张鹿安准备了很长时间,如果跟一位研习道家已经数十年的总务,去沟通道德经或者任何道家经典,无异于班门弄斧,所以只能另辟蹊径。

 “大道永远都是相对而论。”

 “怎么个相对而论法?”

 “譬如今日,乱世初现,国将不国,我们张家如何自处于天下?大道至简,横渠有言: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天下开太平。”

 张鹿安抬高分贝,说得慷慨其词,余音在大厅之中绕梁数息才散。

 大厅中安静异常,旁边点燃的香薰,烟雾朦胧缓缓旋转上升;

 左侧前方的沙漏还在缓缓的流淌;

 右侧前方的淹刻滴漏壶,壶嘴的水滴在“啪嗒”“啪嗒”非常有节奏地迅速落下。

 “汝刚才所述乃张载横渠四句,张家先贤早有明言,圣言大道,难在实践。鹿安,汝有何打算?”

 “回禀老祖、总务,鹿安觉得此时的大明整个社会体系已经趋向于崩溃。鹿安经过这两年的观察,从山东走到霍丘,一边是百姓贫困,民不聊生,一边又是歌舞升平,贪官酷吏盘剥成性。

 底层人民太苦,塔尖官吏奸商们太过于贪婪,已经无法调和,大的动乱一定会很快到来。您知道吗?堂堂大明,竟然打不过原本只有上百万的女真?鹿安亲眼所见建奴武士的战斗力,那种悍不畏死的精神,令人震撼,整个建奴毫无疑问就像那朝阳一样在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