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定下(第3页)

 而后想到王树未尝一败的战绩,双双一咬牙,跟了。

 两人都知道,王树这是给他们面子,才有他们两家掺一脚的机会。

 如果这次不跟,下次有机会掺不进去,就怨不得谁。

 “我这边需要50%的份额。”韩三坪笑着说话,他对王树是有信心的,相信王树能成。

 眼见任中伦和王常田看过来,紧接着又道,“这50%并不是中影全占,其中会有很大一部分分给国外。”

 “你们也清楚,2亿投资,单凭内地市场不足以收回成本。”

 “想赚钱,还得加上海外市场。”

 对此,任中伦和王常田一清二楚,虽说不带上国外的影视公司,《台北行》也能进入海外市场。

 只是,以这种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不仅做不到短时内同步上映,还基本都是打包卖片,无法参与票房分成。

 比如港片进入宝岛,就是被宝岛那边的地头蛇要求打包卖片。

 又好比国内引进外语片,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借助外语片刺激市场,以及加入wto的条件之一,才限量引进。

 除非是被中影选中的影片,其它影片压根就进不了内地市场。

 海外市场,是同样的道理。

 本土巨头或者政府层面,轻易不会让一部外来影片跑来圈钱。

 除非是一些具有多地区发行能力的影视公司,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这一点,无论是张一谋执导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是冯小钢执导《夜宴》,以及陈可新执导的《投名状》等等面向海外市场的电影,皆有海外的影视公司参与投资。

 简而言之,要么大家一起投资一起赚,要么滚蛋。

 任中伦和王常田于是看向王树,王树不动声色的说道:“一棵树公司占比25%。”

 50%+25%,还剩25%,任中伦与王常田松了一口气。

 两人对视一眼,任中伦当即抢白说:“上影20%。”

 王常田听到这话话,双目圆瞪,到了嘴边的话直接噎了回去。

 合着他忙前忙后的组了这顿饭局,光线只占5%?

 任中伦眼见王常田脸色有些不对,幽幽的说:“2亿的投资,5%也有1000w的资金投入,不少了。”

 1000w的资金投入确实不少,但王常田相信王树,愿意赌一赌,咬着牙说道:“光线10%。”

 10%,也就是2000w的投资。

 上影剩下15%,即是3000w的投资。

 这年头,一部电影,一家公司投资三千万,已经算是非常大的投入了。

 要不是相信王树,任中伦和王常田压根就不敢这么投。

 而是会多找几家公司,一起共担风险。

 毕竟,3000w的投资只是占比15%,仅是内地市场百分百回不了本。

 比如《台北行》如果内地3亿票房,那么制片方和发行方共同能分到1.23亿左右。

 再扣除发行方的分成,制片方也就剩1.1亿左右。

 上影占比15%,即为1650w的票房分成。

 3000w的投资,就算《台北行》的票房在内地院线高达3亿,上影也是亏本的。

 不仅亏本,还亏了近一半。

 想保本甚至大赚,赌的就是海外市场。

 换做其他的导演,任中伦和王常田不敢这么赌。

 眼前的是王树,就不一样了。

 《恐怖游轮》的成功,历历在目。

 更何况,对于任中伦和王常田来说,这次的投资就算砸了,也得上船。

 有了这一次,日后好合作。

 若是退了,以后或许再难有以后。

 任中伦和王常田已经知道,韩三坪这厮压根就不想带上上影和光线,一门心思只想吃独食。

 要不是王树比较讲情意,根本就没有今天这事。

 “上影18%。”任中伦做出让步,吐出一个数字。

 韩三坪和王树两人坐在一旁有些无语,怎么还讨价还价上了?

 “光线12%。”王常田也不示弱,继续往上加。

 任中伦眼见王常田不退让,也拉不下脸继续讨价还价,随即叹了一口气,说道:“行,上影15%。”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