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定下(第2页)
全国的电影观众.不可能在这個档期只看这一部华语片电影。
不仅给了《人山人海》机会,值此期间上映,还能通过各种宣发手段,蹭周星星的热度。
众所周知,这年头一部新片登陆院线,前两周票房走势最猛,第三周便开始大幅度走低,到了第四周已是差不多能够合上棺材盖。
《立春》一撤再撤,不可能始终不上映,最终定档在4月初。
更何况,王树选择这个档期,天然还有与周星星同台较量宣传的机会。
而春节档除了《长江7号》,又没有其它优质的电影可供选择,观众自然而言也会选择去看《人山人海》。
至于顾长伟的《立春》,是艺术片。
其它影片无不是望风而逃,王树所拍的一部艺术片,却毫不畏惧,面不改色的硬打擂台。
一直以来,电影的质量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宣发炒作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其实,王树也可以选择避开《长江7号》,使得《人山人海》定档在3月中旬。
投资方如果需要收拢资金,那么就会尽快发行定档上映。
若是不急着收拢资金,便可以等一等。
《人山人海》这部戏是艺术片,梅葶10w片酬友情价出演,张涵羽20w友情价出演,其它演员的片酬也不是很高。
王树拍完这部戏,其制片成本,不足500w。
在演员片酬不高的前提下,一部没有大场面较为写实的艺术片,正常情况下省一省300多万差不多就能搞定。
能花500w,主要是剧组的待遇相当不错,开支因此拔高。
不过500w只是制片成本,若是再加上宣发,其成本将高达2500w。
500w为制片成本,2000w宣发成本。
别看2000w的宣发成本是制片成本的4倍,其实一点也不多,且还有些少了。
以王树现在的名头,在内地已然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
因此,将宣发成本提高到3000w,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王树想了想,《人山人海》终究是一部艺术片,2000w的宣发成本已是差不多了。
若是宣发投入的太多,吹的太久太过,可能会适得其反。
至于2500w的成本,其实一趟威尼斯电影节之行,通过卖片不仅已经收回了成本,还小赚了一些。
王树在欧洲三大上已经小有名气,再加上《人山人海》又是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获奖电影,压根就不愁卖。
区别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已。
不管怎样,《人山人海》尚未在内地院线上映,王树就已经小赚。
而后上映,无论票房多少,都是赚。
元旦假期结束,一棵树公司的员工相继收心上班。
当天下午,光线的王常田组了一个饭局。
王树、韩三坪、以及上影的任中伦到场。
这次的饭局,四人中,韩三坪作为中影老大,地位最高。
其次是任中伦,上影再怎么说也是国内电影业的老二,任中伦还是有面子的。
再次是王树。
最后便是光线的王常田。
并不是说王常田堂堂光线老板比王树的地位低,而是在这场就《台北行》项目的饭局中,王常田没有多少话语权,完全就是附带的。
相对之下,王树是有话语权的一方,所以地位更高。
只限这场饭局。
若是场外,王常田堂堂光线老板,又比王树高一个辈分,自然不可能比王树的地位低。
至于韩三坪和任中伦,这两人都背靠国企,毋庸多说。
“韩董.”
“任总.”
“王导.”
“王总.”
四人都是场面人,先是笑呵呵的打着招呼,然后在王常田的张罗下坐下吃饭喝酒。
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又在王常田的提及下聊到了《台北行》。
顺理成章的进行到国内一大特色,酒桌上谈项目。
在这顿饭局之前,任中伦和王常田已经知道王树将要执导投资两个亿的内地首部丧尸片。
说实话,当听到王树要拍这种类型电影的时候,任中伦和王常田都有所迟疑。
毕竟上影和光线并不像中影那般财大气粗,手里的钱一直都得精打细算,不能瞎几把乱花。